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现状及对策第六小学王浩摘要:目前农村学校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教学质量一直比较薄弱,课堂效果不尽人意,普遍存在着教学低效的状况。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现状:1.课堂上老师讲授过多,2.教学方式单一,3.课堂提问简单乏味,4.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然后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对策,以便与各位教师交流、探讨。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低效对策农村学校分布广泛,是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强调很多政策要向农村学校倾斜,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比较薄弱,课堂效果不尽人意,现就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现状及对策说说我个人的几点想法。一、课堂教学低效的现状1.课堂上老师讲授过多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怕学生学不会,给学生举出很多实例,提供很多解题方法,老师不停地讲,学生一味地听。下课了,老师讲累了,学生听累了,效果也没了。特别是在概念教学的课上,尤其突出。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老师只是一味地讲一年有多少个月,哪些大月,哪些小月,要求学生记住每个月有多少天。结果学生学得很乏味,记得也不是很清楚,老师讲得也很辛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有很多东西听是听不懂的,必须要自己动手才行。2.教学方式单一在课堂上有时会发现教师的课前准备非常充足,如大小黑板、图片、课件、测量工具等,但如此精心准备的课堂有时却是低效的,因为教师只能按既定教案上课,无法应对学生的临时课堂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课堂上虽然有教师对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的单向信息地传递,却没有学生接受、理解、运用知识和方法的信息反馈。例如,某教师教学二年级上学期“儿童乐园”时,出示一幅数学情境图,图中有一列小火车,共有6节车厢,每节车厢限坐4人。师:看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非常踊跃。生1:小火车一共能装多少个小朋友?师:很好。那怎样列式呢?生2:我用加法,4+4+4+4+4+4=24(人)。生3:我想乘法,4×6=24(人)。通过几个提问加点拨,本课的重点已经揭示。但老师这时却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师:除了这几种方法,还可以怎样列式?生:……。师: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生:……。师:我们还可以用6+6+6+6=24(人)。学生一片茫然。师: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每节车厢只坐1人,也就是6个1,如果每节车厢只坐2人,也就是6个2,如果每节车厢只坐4人,也就是6个4。所以,我们可以列式为6+6+6+6=24(人)。教师为了体现方法的多样化,因此挖空心思想出了最后一种解决的方法,并按照自己的设计教给了学生,而实际上,这样方法并不常见,也不利于学生接受。3.课堂提问简单乏味有的教师在授课时会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追问学生思考的过程,其看来课堂很有层次性,实则不然。简单会造成问题思考价值不强,学生会像“挤牙膏”似的,教师挤一点,学生出一点,这样的课堂会造成有限时间的严重浪费,学生总是在进行低层次的学习,长期进行会使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缺少深度思考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例如,某教师教学一年级下学期“买衣服”。出示例题,一件上衣59元,一条裙子36元。师:妈妈想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100元够吗?生1:够。师:为什么够啊?生2:应为59+36=95(元),95<100,所以,够。师:同意吗?生齐说:同意。师:还有其他想法吗?生3:100-59=41(元),41>36,所以,够。师:同意吗?生齐说:同意。师:还有其他想法吗?生4:100-36=64(元),64>59,所以,够。师:同意吗?回顾本课,学生发言非常好,用四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数学问题,体现了解法的多样化,但教师的点拨语言过于单一,仅仅是“同意吗”,没有提升总结学生的答案,这种重复性的提问不仅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解法,而且造成课堂有效时间的浪费。4.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学生的参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但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却错误理解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本质,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对于合作学习更多进行的是形式上的“形似”,而忽视意义上的“神似”,合作活动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背景下,被动地、无趣地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