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体育教研活动有感——记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课堂2015年浙江省高中体育“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会议在我校举行,参加本次会议的老师分别来自浙江省各地区教研员、教研组长、阶层体育教师等,为了配合此次会议,在陈老师的专业引领下,我们名师工作室的小伙伴们于10月20日也迎来了第四次活动,前面几次的活动仍然记忆犹新,工作室里的成员们也都收获不小,斩获不少。在本次活动中本人因承担上课任务,所以在工作室成员赶赴平阳听讲座和听评课时遗憾缺席,有幸在后半部分的环节中受益匪浅,感受颇深。1、蜕变需要一个过程,只要你始终保持“三心”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收获来自于你不懈的努力。从9月份开始看到的都是同事们马不停蹄的背影,大家都在忙碌着训练、比赛,对于我而言也是如此,顶着压力带完男篮后便迎来了职称的考评,当我还在忙碌于中学一级评审之时又接到组长让我上省级公开课的消息,苦于人生中两件重要的事情不期而遇,只能按时间先后分别准备。定课题——备课——磨课,这个过程中,我要感谢作为我指导师的陈老师,因为我的功底不好,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让他煞费苦心,在他的鼓励下我大胆地把这次课题确定下来,扣球技术在平时的课堂几乎很难见到,自己的扣球也存在不可控因素,“三心”,脑海中一直浮现对该课的内容定位,经过几番思考以及与同事间的沟通终于把这次课的内容定了下来《排球正面屈体扣球》,成长都是需要一个平台和契机,这次的上课任务让我收获很多,我想在这里首先谈一下自己这次上课经历的感受。还非常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组内讨论上课内容的画面,各位老师对选修课的界定都有所不同,所以分歧很大,经过激烈讨论,最终将课堂定位在通过强化技能教学为抓手,以定式教学模式为手段,用高度相关的内容作为准备活动来掌握技能,由于学生的组成非常特殊,水平之高令人惊叹,很多体育教师的水平完全不及这些孩子,刚开始另我担忧的也是因为我和孩子们的接触时间非常有限,自身排球技术虽不差但和他们差距较大,当时真的有种悬崖咫尺的感觉。和学生磨合的时间才三次,直到上课之前连一次完整的课都没有上下来,这也是我躁动的一个原因,总是设想着种种三百号人坐在你前面的场景,真的到了当时自己内心却如此平静,但是课堂之上有很多方面做的不到位经验不足让我的课堂显得有些粗糙,场上的随机应变能力还是非常不够,男女生差异如此明显甚至影响了本课的初衷我却没有及时调整,其实方式方法很多,但是当时却是缺氧的感觉,希望随着阅历的增加使我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