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爱莲说3 (2)VIP免费

爱莲说3 (2)_第1页
1/15
爱莲说3 (2)_第2页
2/15
爱莲说3 (2)_第3页
3/15
23爱莲说周敦颐(宋)1.提高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周敦颐(1017—1073),北宋道洲(今湖南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重点词语①蕃:多。②独:仅,只。③濯:洗涤。④妖:美丽而不庄重。⑤植:竖立。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①。晋陶渊明独②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③清涟而不妖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惟独爱菊。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只喜爱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艳,茎梗中间贯通,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香,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①隐逸:隐居。②噫:表示叹息,相当于“唉”。③鲜:少。予谓菊,花之隐逸①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②!菊之爱,陶后鲜③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④乎众矣!译文: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喜爱菊花的,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的,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很多了。④宜:当然。重点词语1.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的人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品格。2.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文章通篇以菊花为旁衬,以牡丹为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品性,表现了作者守身如玉的生活态度。隐逸者富贵者君子者消极避世追逐名利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托物言志3.三种花各象征了怎样的人格?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菊花莲花牡丹4.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两个“独”字,都表现出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怎样理解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本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喻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为世俗所污;“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比喻君子在优越的环境中不媚于世;“中通外直”一句比喻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蔓不枝”一句比喻君子性格正直,纯正无邪;“香远益清”比喻君子美德远播四方,声名远扬;“亭亭净植”一句比喻君子卓然挺立,坚守节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句比喻君子端庄严肃,被人敬仰。陶渊明菊世人牡丹予莲(正衬)(反衬)鲜有闻宜乎众同予者何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独爱甚爱独爱托物言志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同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罗斯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