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基于“意义”的六年级教学活动设计漓渚镇朱家坞小学柯铁军摘要: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即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语言交际场合及情境,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并引导学生参加语言交际,在活动中学会运用课堂上所教的语言,并会用英语进行交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存在许多误区,较为常见是流于形式和结构,忽视了对语言意义考虑的活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六年级教学活动中的一些误区及案例,探讨一些基于“意义”的六年级教学活动设计,通过有意义的活动,学生做有意义事,将语言知识与语义更好结合,提升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关键词:意义情境语义教学活动语言知识英语是一种语言,是用于交际的工具,它的交流离不开语言环境,英语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是一主流趋势。学生在情境中接触、感知、体验、理解语言,进而内化和运用语言。以上目标的达成,须建立在“有意义”的课堂情境中,然而有些课堂情境离开意义,流于形式:1.教学的目的纯粹为服务语言知识巩固为目标。部分教师在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时,只局限于书本显性的内容,教师将课堂教学定位于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跟读、模仿对话,按时完成书本内容的教学即可。师生之间的交流存在局限性,流于表面,没有体现句子在情境中的实用意义。2.教学过程中提问的主动权把握在教师手中。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独立发展见解,总担心一旦放手教学就会偏离原先预设的轨道。教师一味地进行单向的交流,牵着学生走,缺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意识。这种畸形的课堂话语现象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激活,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PEP8新教材也体现了强烈的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为避免“牵牛式”的情境教学,笔者尝试探讨建立一个基于意义的六年级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这种课堂模式引导学生有意义地想,有意义地做,有意义地学:一、关注warming-up意义性,创设基于巩固性和事实性的互动活动。Warming-up作为教学步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教师在开始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前,用于复习滚动与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旧知识,让学生获得第一次感知,同时激发学生热情的语言材料。利用好这一环节,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六年级学生经历三年半的英语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已有能力作一些简单的表达,他们不简单地满足于通过一首歌、几句简单的问候进入新课。笔者认为,应在Warming-up中插入事实的元素:设计入耳顺、出口畅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作简单的事实观察和总结表达。例如,结合笔者自身经历,执教PEP8Unit1Howtallareyou?PartBLet’stalk,最初将Warming-up设计成以复习为目的的chant:进行教学时,学生不仅无法顺利读完,甚至“自然地”输出Taller,taller,howtallareyou?这样的设计纯粹以复习为主,不仅内容枯燥单一,而且缺少交流。经指点,将chant改成如下:事实表明,这样的chant不仅学生热情饱满,输出流利,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将已学知识与眼前观察到的实物进行了联系,这样的表达不正是新课改所要求的联系生活实际所作出的最真实的表达吗?因此,设计基于联系实际的互动型warming-up,能更有效地体现此环节的意义,也使此环节具有更高的意义。二、关注Presentation意义性,创设基于交际性和思维性的情感活动。教师在presentation中呈现给学生新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了解并学习所学语言音、形、义,训练语言技能。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语言活动从注意语言的形式转向注意语言内容和意义,是学生的认知从知识的外部特征转向知识内在联系。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使语言有意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先叫两个学生站起来)Thinner,thinner,whoisthinner?(然后请学生回答)Taller,taller,whoistaller?Heavier,heavier,whoisheavier?Shorter,shorter,whoisshorter?Bigger,bigger,whoseshoesarebigger?Taller,shorter,howtallareyou?Heavier,thinner,howheavyareyou?Younger,older,howoldareyou?Bigger,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