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达标作业32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基础题1.下列实验操作能实现符合题中要求的是()A.能证明制取HBr的现象是烧杯中红色褪去B.实验室可用此装置制取氨气C.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D.用KMnO4溶液滴定H2C2O4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3.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选项试剂试纸或试液现象结论A浓氨水、生石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为碱性气体B浓盐酸、浓硫酸pH试纸变红HCl为酸性气体C浓盐酸、二氧化锰淀粉碘化钾试液变蓝Cl2具有氧化性D亚硫酸钠、硫酸品红试液褪色SO2具有还原性4.关于以下实验装置,说法不正确的是()2A.用装置A盛装KMnO4粉末来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导气管有可能堵塞,水槽里的水有可能变红B.装置B既可以防止倒吸,又可以检查实验时装置B后的装置是否发生堵塞C.装置C、F中盛装的试剂都为浓硫酸,装置C用来除去Cl2中的水蒸气,装置F用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ED.装置D中的产物受热易升华,最好用粗短导管连接装置D、E5.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制取无水AlCl3(183℃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的试管中盛装二氧化锰,用于常温下制备氯气B.②、③、⑥、⑦的试管中依次盛装浓H2SO4、饱和食盐水、浓H2SO4、NaOH溶液C.滴加浓盐酸的同时点燃④的酒精灯D.⑤用于收集AlCl3,⑥、⑦可以用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代替6.氢化钙是重要的生氢剂,遇水或酸能够引起燃烧。利用下列装置制备CaH2固体(提供的实验仪器不得重复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①在加入试剂前无需检查气密性B.各个装置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c→b→f→g→d→eC.加热装置④之前必须检查气体的纯度3D.装置③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H2O(g)进入装置④中能力题7.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Ⅰ.取样、氧的固定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Ⅱ.酸化、滴定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min,然后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2S2O2-3+I2===2I-+S4O2-6)。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a2S2O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________;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____及二氧化碳。(4)取100.00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mol·L-1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b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mg·L-1。(5)上述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定结果偏________。(填“高”或“低”)8.为测定某氟化稀土样品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利用高氯酸(高沸点酸)将样品中的氟元素转化为氟化氢(低沸点酸)蒸出,再滴定测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4(1)a的作用是________,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2)检验装置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关闭K,微热c,导管e末端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管e内有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c中加入一定体积高氯酸和mg氟化稀土样品,f中盛有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b、c,使b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c。①下列物质可代替高氯酸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硝酸B.盐酸C.硫酸D.磷酸②实验中除有HF气体外,可能还有少量SiF4(易水解)气体生成。若有SiF4生成,实验结果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③若观察到f中溶液红色褪去,需要向f中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