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中业财税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李秀丽发布时间:2021-11-10T02:08:11.671Z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2期作者:李秀丽[导读]在当今业财融合这一重要背景之下,要求企业重视建立预算管理模式,而这也能够作为提高预算管理成效的一项重要方式国网长治供电公司山西长治046000摘要:在当今业财融合这一重要背景之下,要求企业重视建立预算管理模式,而这也能够作为提高预算管理成效的一项重要方式。但是结合企业管理实际可知,有较多企业在业财融合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形式单一、信息沟通不及时、业财融合缺乏考核与评价等,受这些因素影响,较多的企业业财融合尚未实质性开展;故而应基于企业实际深入分析业财融合的具体应用。本文就我国企业业财融合的着力点和实施路径展开分析。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业财税融;问题;对策引言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之后始终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诞生了大量企业,形成了发展的良好经济环境。但我国的经济市场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市场规律和环境的变化与国际市场相比具有较大的特殊性,企业想要占据更稳固和更大的市场份额,必须采用与市场相适应的经营模式,并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业财税融合指将业务和财务融合管理,可以有效加强企业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交流,弥补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不足,促进企业财务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开展。1、业财税融合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社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给企业的市场竞争带来更大的挑战。企业要想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结构中站稳脚跟,就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转型。因此,企业最先要明确的就是自身在当前市场发展中的定位,进而有效地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与目前市场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转型发展规划。在此过程中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需要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准确进行自我定位必不可少的信息依据。除了企业的财务之外,企业的业务情况以及税务也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企业的业务、财务以及税务三者之间既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因此,企业能够有效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见,企业发展中加强业财税融合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工作,对企业未来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2、业财税融合的问题目前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财务一体化的预算管理模式:一是缺乏良好的竞争意识,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竞争意识,一些企业未能重视预算管理的实施,这无疑会导致发展阶段的资源浪费,不利于经济管理根本目的的实现。其二,缺失健全的管理制度,在进行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时,还存在着缺失制度的现状,在预算执行力方面也较为薄弱,这主要体现在激励以及考核制度等方面的管理较为困难,若未能注重考核,则难以保障最终的管理控制效果,也会影响到企业员工在平时工作中的主动性,从而使得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所具备的优点未能良好表现出来。其三,预算考核制度缺失灵活性。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考核评价时,通常是依据预算目标的真实完成状况来实施客观性评价的,但却会使得一些单位为快速达成此预算目标,而产生突击进账的状况,而这无疑会加大企业在发展阶段的审计风险出现概率。其四,信息化系统存在着复杂性,在建立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时,企业对于预算管理系统的引进明显较多,编制流程也较为复杂,系统本身还缺失稳定性,在产生上述问题后,那么也会直接影响到预算编制工作的有效性开展。3、企业财务管理中业财税融合的措施3.1提高监督能力针对财务管理和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企业应从财务全局出发,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监督能力,通过建立公开公正的评价机制,提高财务管理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将评价机制放在业务、财务等相关部门,使财务部门之间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支撑性同时,财务管理的相关部门要深入不同的功能部门,财务部门的评价机制可以加入与业务交流有关的考核问题,而业务部门除关注销售情况和需求之外,还要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有所了解,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