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又是一个动态深化的实践探索过程。积极推进这项重大的体制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精心谋划总体思路,采取并落实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使之顺利实施,获取丰硕的创新成果。进而,为XX市全方位的率先发展创造管理有序、政通人和、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一、切实加强对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是一件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的大事。各级党委、政府都要自觉站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把这件具有全局意义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调查中,一些部门负责同志指出,现有的政府机构设置和社会管理职能配置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管理任务日趋繁重的新形势,集中表现在社会管理职能分散化,综合管理和协调部门“缺位”。他们建议,在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实施并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之前,作为权宜之计,有必要成立全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及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对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保证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得到顺利贯彻,执行到位。根据这些负责同志的建议作进一步思考,我们认为,全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应由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具有法定社会管理职能的部门都要指定一名负责同志参加到领导小组中来。领导小组下属的工作机构,应由改革综合管理部门或社会管理职能相对较多的部门负责组建。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有四:一是初步审议全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阶段性和单项性改革方案及重大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区别不同情况,分别提请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保证政令畅通;二是组织有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全面地、动态地掌握改革的进第1页共8页展情况,加强检查指导和督办查办工作,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三是加强综合协调,妥善处置、及时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尤其是深层次的利益和权力格局调整问题;四是加强与其它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沟通联系,以联席会议这种制度安排交流互通情况,使各项体制改革有机衔接,形成相互促进、良性互补的整体效应,防止工作环节上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障碍,节省改革成本支出。二、精心谋划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随着调查工作的逐步展开和探讨问题的不断深入,我们真切感到,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包括多个层级、多项子系统且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工程。这项体制改革涉及范围之广、包含内容之多,牵扯到的利益和权力关系之深,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唯其如此,必须把精心谋划总体思路、精心设计总体方案作为顺利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充分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局在胸,深谋远虑,找准重点、难点,预见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标本兼治的举措,务实有序地推进改革,争取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否则,难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的结局,甚至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境。谋划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意把握以下要点: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从XX市社会管理的现状、特点及今后发展趋势出发,兼顾必要性和可能性,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设定改革的总体目标及阶段性目标;要牢牢把握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一重点,疏理各类社会管理关系,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公共政策,对各社会管理主体的管理功能予以正确定位,并明确相互衔接的接点,使各管理主体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或有章可循,规范运行,有效整合社会管理资源;要围绕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苏州”建设、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城市市容环境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城乡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等项社会管理工作及与之相关的各项单项改革纳入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第2页共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