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有机物的结构烃和烃的衍生物1.按照有机物的命名规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A.1,2-二甲基戊烷B.3,4-二甲基戊烷C.2,2-二甲基丁烷D.2,3,3-三甲基丁烷答案C主链选错,甲基不能在1号位,应命名为3-甲基己烷,A项错误;应从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应命名为2,3-二甲基戊烷,B项错误;2,2-二甲基丁烷,符合烷烃的命名原则,C项正确;如果从碳链的任一端开始编号,第一个取代基相同且编号也相同时,应从所有取代基位置的编号之和最小的一端开始编号,应命名为2,2,3-三甲基丁烷,D项错误。方法指导烷烃的命名原则:①选最长碳链为主链,根据主链所含的碳原子数称为某烷。②从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支链所在的位置以它所连接的碳原子的号数表示。③如果从碳链的任一端开始,第一个取代基的编号都相同时,从简单的取代基一端开始编号;若两个取代基完全相同,则从所有取代基位置的编号之和最小的一端开始编号。④如果主链上含有几个不同的取代基时,按照由简到繁的顺序排列;如果含有几个相同的取代基,要在取代基名称前面用二、三、四……来表示取代基的数目。2.手性化合物对生命生理活动有着特殊的作用,是科学家重点研究的一类物质。某手性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该化合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n(CO2)∶n(H2O)=11∶9C.该化合物在酸性环境中能稳定存在D.该化合物贮存时应与强氧化剂分开存放答案D该化合物中不含苯环结构,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项错误;由结构简式知,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1H16O2,完全燃烧时生成的n(CO2)∶n(H2O)=n(C)∶12n(H)=11∶8,B项错误;该化合物中含有酯基,在酸性环境中会水解,不能稳定存在,C项错误;该化合物中含有碳碳双键,易被强氧化剂氧化,贮存时应与强氧化剂分开存放,D项正确。3.关于有机物(A)和(B)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有机物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B.两种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C.有机物B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D.有机物A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水解等反应答案C有机物A中只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且不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A、D项错误;有机物A和B的分子式不相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苯环为平面结构,乙烯为平面结构,单键可以旋转,故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C项正确。4.有机物M是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M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2H16O5B.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C.可用钠鉴别M中的两种含氧官能团D.烃基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答案B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1H16O5。该有机物可燃烧,能发生氧化反应;含有羧基、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M中的含氧官能团为羟基和羧基,二者均可与钠反应产生H2。M中的烃基上有两种等效氢,故烃基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综上所述可知选B。5.炔烃可以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固定CO2,某一反应如下。+C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化合物乙中的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C.化合物乙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化合物甲的二氯代物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答案C根据反应的特点知,该反应中碳碳三键、碳氧双键上发生了加成反应,A项错误;化合物乙分子中含—C2H5,—C2H5中C原子为四面体结构,其中端位上的C原子与六元环不一定共平面,故所有碳原子不一定共平面,B项错误;化合物乙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项正确;化合物甲为左右对称结构,分子中有两种H原子,采用定一移一法,如图、(图中数字表示第2个氯原子的位置),则二氯代物共有6种,D项错误。6.金刚烷可用于合成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剂,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烷属于烷烃的同系物B.1-溴金刚烷的结构有2种C.金刚烷具有和芳香烃相似的化学性质D.金刚烷分子中碳原子有sp2和sp3两种杂化方式答案B金刚烷分子中含有环状结构,与烷烃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A项错误;金刚烷分子中只含2种环境的氢原子,故1-溴金刚烷的结构有2种,B项正确;金刚烷分子中不含苯环,与芳香烃的化学性质不相似,C项错误;金刚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杂化方式均为sp3,D项错误。7.四乙烯基甲烷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乙烯基甲烷和[3]轴烯()互为同系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