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学案张雪【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及其历史意义;理解和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和历史意义;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2、领悟“两个凡是”为什么是左倾错误的继续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什么是“建国以来最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3、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人物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自主阅读课文,分组合作探究】问题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四人帮”被打倒了,但并未立即将“历史转折”提上议事日程,而是延迟到1978年才起步。这两年,既是失去的两年,又是积累和酝酿的两年。这种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呢?问题二:大家知道“两个凡是”的具体内容吗?这“两个凡是”的方针是正确的吗?实质是什么?如果中共党内继续长期坚持会有什么后果?问题三:为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邓小平等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老一辈革命家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了哪些具体的成果呢?这些成果有何意义?问题四:阅读课本39页,迅速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并标注下来。问题五: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可以归纳成三点,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想一想,议一议在该会前后党和国家在这三条路线上政策有何不同?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例证国家经济外交事业徘徊中前进文化大革命——问题六:为了彻底地从“文革”和“两个凡是”的阴影中走出来,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全面推进拨乱反正工作就成为党和政府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阅读课本39-40页,归纳出我国政府是如何全面推进拨乱反正工作呢?【简单扼要】【综合展示,互助互学】中共中央决定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有关事宜召开一个大规模的“新闻发布会”。【准备3分钟,展示10分钟】1-4组为【记者团成员】每组同学设计至少两个问题;5-8组是【新闻发言人团】负责回答1-4组同学的提问。要求:发布会内容要囊括本课的全部知识点;记者团提问时不能偏离主题,语言需简明扼要;新闻发言人团队不能看书当场回答,回答的快速流利者加分。典型题目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它是“东风第一支”。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的哪一个错误倾向而撰写的呢?()A.“浮夸风”现象B.“共产”风现象C.以阶级斗争为纲D.“两个凡是”的方针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我国首先需要()A.发展经济B.变革体制C.对外开放D.解放思想3.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着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进一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A.遵义会议B.十一届三中全会C.新中国成立D.经济特区的建立4.中华民族在近百年来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这里“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指()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战胜利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中国的诞生【课后探究】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被誉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请对比分析。阅读下图,分析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