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蓝色尼罗河”公司成为世界级钻石零售商的分析1.有关香港钻石行业的宏观经济背景.............................................................21.1政策环境................................................................................................21.2社会环境................................................................................................21.3经济环境................................................................................................31.4技术环境................................................................................................42.蓝色尼罗河公司的销售策略与其现状........................................................43.蓝色尼罗河公司的策略及其带来的问题....................................................64.蓝色尼罗河发展策略建议.............................................................................84.1S-0策略....................................................................................................94.2S-T策略....................................................................................................94.3W-0策略..................................................................................................104.4W-T策略..................................................................................................115.结论...............................................................................................................116.参考文献.......................................................................................................1221.有关香港钻石行业的宏观经济背景笔者运营PEST分析法,从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四个部分来分析香港钻石行业的宏观经济背景。1.1政策环境从战后开始,香港政府采取“积极的不干预”政策,市场按市场机制自行运作,同时通过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外国产品的出口。抑制了高新技术的发展,促使了香港地区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很大的发展,包括了钻石行业在内的轻工业,该类产业均在30%以上。1.2社会环境1.2.1国际环境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称,2012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21.1%,预计2013年可增长18.3%,达到1.3万亿美元。美国仍是全球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2012年,美国数字化购物销售额为3434亿美元,2013年,有望增至3848亿美元,中国以1816亿美元的总额位居第二。全球五大电子商务市场2011~2012年销售额统计情况以及2013年预计情况如下图所示:3可见,相对于中国,许多外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2.2国内环境香港钻石于20世纪50年代发迹,在七八十年代达到辉煌。香港钻石等零售百货每年创造约23%的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其有如下商业特点:a.小型的经营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香港人多地少的现状决定的;b.集中的销售收入,在香港低端公司数量占了钻石市场的80%,销售量却不到20%,而大型的钻石公司,数量虽占不到1%,但销售量却占据了一半以上,像世界级钻石零售商蓝色尼罗河公司;c.外资抢占香港钻石市场相当激烈。如日资百货公司,在20世纪末在香港的销售总额从1985年的12%到后来的40.2%,令人惊讶不已。1.3经济环境但近些年来,香港钻石公司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像蓝色尼罗河公司,由于缺乏必要的销售中间人,它无法降低运作成本。于是,钻饰制4造商选择与比利时等外国企业进行钻石的商业合作,蓝色尼罗河公司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受到抑制。同时,由于香港地少人多、外资的持续注入等客观因素,香港的地租持续上涨,而工资水平无法与其正比例上涨,结果造成该行业劳动力不断涌向中国大陆。再者,加上美国金融危机及戴比尔斯公司对钻石价格的垄断,香港钻石行业经济发展遭遇了发展历史上的严冬期,完全失去了八十年代前的生机与活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