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第四部分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中考考点】1.古代埃及的金字塔、2.古巴比伦的《汉漠拉比法典》。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请说出图中字母A、B、Y、Z各代表哪一文明古国?并说出这些文明古国产生于哪些河流?A:古埃及(尼罗河)(今埃及)B: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今伊拉克)Y:古印度(印度河、恒河)(今印度、巴基斯坦)Z:古中国(黄河、长江)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征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位于北纬20度-40度之间;原因:1.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2.大河流域水源充沛、土壤肥沃,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比较简表时间大河流域文明成就古代埃及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古代印度中国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070年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长江黄河流域金字塔太阳历楔形文字计时法《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创立佛教创立阿拉伯数字甲骨文青铜文明1.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有什么共同特点?它对古代文明产生有哪些影响?地理环境:大河流域影响:经济:农业文明2.古代世界有没有与大河流域亚非四大文明古国迥然不同的辉煌文明?试举例说明。从中说明了什么?古希腊——海洋文明文明的发展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埃及规模最大的金字塔——1901年12月,法国人在伊朗发掘一块黑色椭圆柱形的石柱,经过研究,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任国王汉谟拉比颁行的法典,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汉谟拉比法典》分为序言、本文、结语三部分,本文282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制度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材料一:奉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如果一个人(自由民)挖出了另一个人(自由民)的眼睛,他的眼睛也该被挖出来。如果他(自由民)挖出了奴隶的眼睛,或者打碎奴隶的骨头,他将付它(奴隶)价值的二分之一。材料二:奴隶可以买卖,也可以抵债,如果奴隶对他的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们的主人将可以挖去他的耳朵。材料三:奴隶可以被任意处死,杀死奴隶不偿命,只须赔偿奴隶主的经济损失。——摘自《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代表哪一阶级利益?它与现代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汉谟拉比法典》(1)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2)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梵天婆罗门(第一等级)吠舍(第三等级)刹帝利(第二等级)首陀罗(第四等级)祭司贵族祭司贵族国王、武士、官吏国王、武士、官吏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掌握神权掌握神权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一、二等级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种姓制度种姓制度首陀罗Sudra吠舍Vaisya刹帝利Ksatriya婆罗门Brahman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种姓制度的规定:种姓制度的规定:四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有严格的界限,下一等级的人不能从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婆罗门为了固定等级制度,不允许各种姓之间通婚,界限分明。随着社会发展,又在四种姓之外产生了一个“贱民”阶层,成了最低贱的阶层。高级种姓通过宗教、法律,社会习俗等种种手段为婆罗门、刹帝利两个统治阶层披上神圣、高贵的光环,让吠舍、首陀罗甘心供养、伺奉他们。它成为当时印度人民沉重的锁链。种姓制度激化了印度的社会矛盾。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度的影响:印度到21世纪初还遗留着种姓制度,其中最底层的人被传统的上等种姓叫做“不可接触者”,即贱民,他们自己自称为“被压迫的人”,即达利特。今天,在某些依旧保守的印度农村,你会看到有些人走路要避着人,因为他们不能让自己的影子落到路人的身上;更有甚者,有的人带着扫帚,边走边扫掉自己的脚印。他们为这个村子的人工作,却不允许住在村子里;他们不能到村子的井里打水,小孩就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