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浙教版科学总复习1.种群指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注意一定区域,同种(同一物种),总和三个因素;群落指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注意一定区域,所有生物(多个物种),总和三个因素。例如:山上长着的高大的五针松和所有生物分别属于种群和群落(填“种群”、“群落”)。浙江中考课前热身训练答案2.种群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等特征。其中引起种群动态变化极大的是年龄结构因素。生物种群中增加生物个体的主要方式是繁殖,减少生物个体的主要方式是死亡;某个区域内,蚂蚁有500只,一年后统计,蚂蚁繁殖了500只,那么蚂蚁出生率=%100%1005005003.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其中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有温度、阳光、水分、食物等,生物因素有互助、竞争、捕食、寄生等,如寄居蟹体现的生物互助关系,蛔虫靠寄生从人体中吸取营养物质,以其他生物为食是捕食。4.下列哪组生态学概念能正确地表示彼此的大小关系()A、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生物体→群落→种群→生物圈→生态系统D.生物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A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太阳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太阳能→生产者→消费者→生产者D6、某湖泊生态系统受到农药轻度污染后,未经处理,过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有()A、自动调节能力B、置换作用C、化合作用D、分解作用A如:一口池塘中全部的鲫鱼11、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个体的总和。一、一、种群种群(1)、一个池塘中的鲢鱼、鲤鱼等鱼群。则这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否一个种群?(2)、一个菜市场中所有的鲤鱼是一个种群吗?复习要点梳理复习要点梳理2.种群特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等。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1、生物群落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简称群落。(1)一个区域内只有一个群落。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植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植被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3)群落由多个种群组成。二、二、群落群落群落的大小由区域性和人们观察和研究的需要而定。乔木层灌木层草本植物层苔藓地衣层在群落中,植物起主导作用,动物、微生物随着植物的分布而分布,森林中具有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适应环境,还能影响环境。(1)影响生物的分布、形态和生理等因素叫生态因素。(2)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互助、寄生、捕食、竞争等(3)适应的普遍性:现存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保护色拟态警戒色1、下列不属于拟态的是()A.枯叶蝶似枯叶B.有的无毒蛇具有毒蛇的鲜艳体色。C.南美蚕蛾幼虫的体态、色斑似眼镜蛇。D.美洲棕王蝶幼虫有毒,体节有棕色大斑纹2、下列分别属于保护色和警戒色的一组是()A.青蛙的体色和黄蜂腹部的条纹B.昆虫的体色和北极熊的体色。C.枯叶蝶具有的特征和黄刺蛾幼虫的鲜艳色彩D.腹蛇体表的斑纹和比目鱼的体色。AD练习四、生态系统四、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意义(1)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共同组成的。(2)生态系统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3)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它们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生物圈范围岩石圈表面:地面以下2~3千米岩石层水圈大部:水面以下12千米海沟大气圈底部:地面以上10千米高空(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热量、水、空气、矿物质等。(2)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3)消费者:大多数是动物(4)分解者:如细菌、真菌、腐食性动物。2.生态系统的成分(1)食物链: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3.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2)食物网:食物链相互交错成网状的形式(3)功能: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