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产业扶贫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小编寄语。扶贫,是一场持久战。下面是我们文秘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产业扶贫情况调研报告范文,请大家参阅。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乡结合自身优势,独辟蹊径,依托**艾制品有限公司,确立了发展艾草产业、带动脱贫致富的工作思路,坚持“看得见、摸得着、迅速见效、长期收益”的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引导当地贫困户种植艾草,协同发展,共享收益,实现稳定脱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全县脱贫攻坚的一个亮点,受到县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为了弘扬先进,推广经验,县政府办公室近期对该乡艾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一、精准定位,深入谋划,艾草产业应运而生**乡总面积146平方公里,仅有耕地2.05万亩,下辖15个行政村198个村民小组5900户2.8万人,其中重点贫困村5个、面上村10个,贫困人口878户3255人。脱贫攻坚实施之初,该乡在如何精准选择脱贫产业上曾一度陷入困惑:一方面,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花生近年来受市场波动影响效益不佳,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整体呈萎缩趋势,发展前景不明,难以承担脱贫重任;另一方面,其他乡镇普遍选择的乡村旅游、苗木花卉等产业在**没有基础,如果从零起步,不仅投入较大,而且短期内难以见效。鉴于发展产业是脱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的根本途径,也是保持脱贫成效的长久之策,为尽快走出困局,今年上半年,该乡书记、乡长带领班子成员先后到内乡、镇平等县区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实地参观、座谈讨论,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路。最终,名不见经传的艾草种植进入了乡党委、政府的决策视野,大家一致认为,发展艾草产业对**来说可谓条件优越、适逢其时、前景光明。一是气候适宜。该乡多为浅山丘陵,降水充沛,气候湿润,适宜艾草生长。3月初艾根开始萌发,4月下旬采收第一茬,每亩每茬可采收干艾叶180公斤左右,每公斤6元,每年收获3~4茬,收益相当可观。二是政策支持。2000年**市出台了《张仲景医药第1页共5页创新工程规划纲要》,市委、市政府把艾草加工作为大健康产业进行重点规划,专门设立艾草产业发展园区,把新办艾草企业纳入中小企业扶持对象,在扶贫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倾斜,并利用每年一次的中医药节推介艾草产品。2008年国家将艾灸列入“973”科技项目,并划拨专项经费进行研究。这些政策,为艾草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保障。三是市场需要。艾灸疗法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防治,对某些病症的治疗效果甚至超过针、药,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艾灸及系列产品在社会上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且市场需求量每年都在增长。四是基础较好。该乡2014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艾制品有限公司在**乡竹园村设立加工厂,从事艾条、艾绒、艾叶精油、艾灸粒等艾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年需求干艾叶5000吨以上,群众若从事艾草种植,一亩地年收益在3600元左右,远高于种植花生(每亩年均300—400元),如果推广种植,更有助于帮扶贫困户实现脱贫。基于以上四点,把艾草产业作为“一乡一业”核心来抓的决策便应运而生。二、务实重干,上下联动,三种模式助力扶贫决策已定,如何实施是该乡思考的又一问题。为推动决策落实,使艾草种植真正成为一项脱贫致富产业,该乡党委书记、乡长挂帅,成立专门工作班子,举全乡之力,迅速打响艾草产业发展攻坚战。一是树立龙头。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带动。为此,书记**、乡长**多次与**艾制品有限公司经理**洽谈,最终将该厂确定为艾草产业龙头企业。目前,该企业已累计完成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年产优质艾绒1100余吨,年产值7000余万元,年利润1300余万元,在职员工200多人,其中具有中、高职称员工45人,全职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专业骨干15人。拥有“**”牌系列艾条、艾绒、艾叶精油、艾灸粒等品种十多个,广泛用于医疗、艾灸、保健、食品等行业,销售网点遍布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韩国、印尼等海外市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创优环境。为解决资金问题,该乡积极协调金融部门,申报专项资金800万元;为解决企业用地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