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醛和酮糖类【教材分析】醛和酮是含有羰基的两类重要化合物,在官能团的转化和有机合成中占有核心地位,是有机合成的“中转站”。学生已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所了解,故要应用结构推测性质的思想方法研究醛和酮的化学性质。本节教材选取的反应依据两个方面:一与生产、生活相关;二与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有关。糖类与生命现象、人类生活相关,而结构与醛、酮相关,故放在本节中介绍,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糖,也加深对羰基的认识。第一课时【学案导学】1.简单醛、酮的命名原则?2.甲醛、苯甲醛、丙酮的物理性质?3.分析羰基的加成原理,试写出乙醛、丙酮与氢氰酸、氨及衍生物、醇等发生加成反应的方程式。4.写出乙醛发生羟醛缩合的反应方程式,由于碳链增长,在有机合成中占重要地位。5.以乙醛和丙酮为例,写出其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并以此说明二者的区别。【课时测控12】1.有机物A和B分子中都有2个碳原子,室温时A为气体,B为液体,A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含氧化合物C。加氢还原C则生成B,则三种物质是()A.A是CH2=CH2B是CH2CHOC是CH3CH2OHB.A是CH3CHOB是CH2=CH2C是CH3CH2OHC.A是CH≡CHB是CH3CH2OHC是CH3CHOD.A是CH3CH2OHB是CH3-CH3C是CH≡CH2.饱和一元醛分子里含碳的质量是氧的质量的3倍,此醛可能是()A.CH3CH2CHOB.CH3(CH2)3CHOC.CH3CH2CH2CHOD.HCHO3.在烧瓶中盛有10g11.6%的某醛溶液,加足量的银氨溶液充分混合后,放在水浴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倒去烧瓶中的液体,仔细洗净烘干后,烧瓶质量增加了4.32g,该醛是:()A.CH3CH2CHOB.HCHOC.CH3OHD.C3H7CHO4.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氧化成羧酸,又可以还原成醇,该酸和该醇反应可生成分子式为C4H8O2的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有机物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用心爱心专心B.该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C.将该有机物和分子式为C4H8O2的酯组成混合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怎样调整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完全燃烧时得到二氧化碳的量必定相等;D.该有机物是乙酸的同系物。5.能把氢硫酸、苯酚溶液、乙酸溶液、苯和乙烯五种液体区别开的一种试剂为()A.Na2CO3溶液B.溴水C.新制氢氧化铜D.福尔马林6.乙醛蒸气与乙炔蒸气的混合气aL,当其完全燃烧时,消耗相同状况下氧气的体积是A.2aB.2.5aC.3aD.无法计算7.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16%B.37%C.48%D.无法计算8.化合物是一种取代有机氯农药DDT的新型杀虫剂,它含有几种官能团()A.5种B.4种C.3种D.2种9.某有机物的氧化产物甲、还原产物乙都能跟钠反应放氢气,甲、乙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生成丙,丙能发生银镜反应,这种有机物是()A.甲酸B.甲醛C.甲醇D.甲酸甲酯10.CH3CH(CH3)CH2OH是某有机物的加氢还原产物,该有机物可能是()A.乙醛同系物B.丙醛的同分异构体C.CH2=C(CH3)CH2OHD.CH3CH2COCH311.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实验。操作过程为:取2mL1mol/LCuSO4溶液,加入4mL0.5mol/LNaOH溶液,再加入质量分数为40%的乙醛溶液0.5mL。振荡后加热煮沸,浊液变黑色。这是因为()A.CuSO4量不足B.乙醛溶液浓度过大C.碱液浓度过低,碱量不够D.振荡不充分,煮沸时间不够【课后提高】1.某有机物A的实验式为CxHyNzO2。若将8.96gA完全燃烧,得到CO217.6g和H2O4.32g,并测得A中含N12.5%,则A的分子式为()A.C3H6NO2B.C4H6NO2C.C10H12N2O4D.C8H12N2O42.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用心爱心专心根据已有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它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C.它可使溴水褪色D.它被催化加氢的最后产物的结构简式是C10H20O3.下列物质中,不能把醛类物质氧化的是A.银氨溶液B.金属钠C.氧气D.新制氢氧化铜4.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3H8O,它能氧化成B也能与浓H2SO4共热生成C。根据条件写结构简式:①若B能发生银镜反应,C能使溴水褪色;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②若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不能使溴水褪色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5.有机物分子中,凡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