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至爱亲情”主题单元设计模板主题单元标题体味至爱亲情作者姓名张维凯所属单位德州临邑县第一中学联系地址德州临邑一中联系电话13969201648电子邮箱zwk19770707@126.com邮政编码251500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中二年级所需时间4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话题之“体味至爱亲情”,旨在通过文本的学习,涵养学生的性情,感悟浓浓的亲情。本单元由《陈情表》《我不是个好儿子》《项脊轩志》《我与地坛》4篇文本组成。本单元学习分2个专题进行:专题一,积累文言知识,引领学生继续丰富文言知识,提升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专题二,体味至爱亲情的温馨,体会文本中感人之处,涵养学生的性情,感悟浓浓的亲情,写作练习,回想自己体会到的至爱亲情,挖掘自己的生活库里的素材,写成文字,表达深情。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基础文言知识。2、熟读文本,背诵《陈情表》。3、学习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过程与方法: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开展研究性学习。2、由学生朗读课文,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3、学生写作,并展示成果。4、通过多媒体展示、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至爱亲情。2、体味其对子女晚辈的深情。3、关心父母长辈。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4.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言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陈情表》李密在忠和孝面前是如何抉择的?他是怎样说服武帝的?2《我不是个好儿子》作者通篇写母亲,为什么却用《我不是个好儿子》作题目?3《项脊轩志》中作者写了哪些有关项脊轩的亲情故事。专题划分专题一:积累文言知识,引领学生继续丰富文言知识,提升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专题二:体味至爱亲情的温馨,体会文本中感人之处,涵养学生的性情,感悟浓浓的亲情,写作练习,回想自己体会到的至爱亲情,挖掘自己的生活库里的素材,写成文字,表达深情。专题一积累文言知识,引领学生继续丰富文言知识,提升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