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燃烧热和中和热●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燃烧热,并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2.使学生理解中和热。3.常识性介绍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4.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经济效益观念。●教学重点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有关燃烧热的计算;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可能为分数的情况;有关煤作燃料利弊问题的讨论。●教学方法启发、讲解、练习、阅读、讨论、对比等。●教具准备投影仪●课时安排共两课时第一课时:燃烧热的概念及其应用。第二课时:中和热、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巩固][投影练习]若2.6g乙炔(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g)时放热130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解答让学生书于黑板][分析:乙炔的摩尔质量为26g/mol,所以2.6g为0.1mol,则1mol乙炔完全燃烧放热1300kJ][学生草板书]C2H2(g)+O2(g)===2CO2(g)+H2O(l);ΔH=-1300kJ/mol2C2H2(g)+5O2(g)===4CO2(g)+2H2O(l);ΔH=-2600kJ/mol[讲解]刚才我们所做练习实质上是考查反应热的计算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的,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每一个具体的反应式对应有一个反应热。[导入]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分为多种,如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及溶液中离子的生成热,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反应热中的燃烧热和中和热。[板书]第四节燃烧热和中和热一、燃烧热[质疑]什么是燃烧热?是不是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叫燃烧热呢?请大家看课本有关内容进行回答。[学生看课本后回答][教师板书]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讲解]燃烧热通常可由实验测得。[强调]在理解物质燃烧热的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讲解并板书]研究条件:101kPa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讲解]在未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压强一般指101kPa;所谓完全燃烧也是完全氧化,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稳定物。如:[板书]CCO2(g)、HH2O(l)、SSO2(g)[投影练习]分析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哪个是表示固态碳和气态氢气燃烧时的燃烧热的?为什么?A.C(s)+O2(g)===CO(g);ΔH=-110.5kJ/molB.C(s)+O2(g)===CO2(g);ΔH=-393.5kJ/molC.2H2(g)+O2(g)===2H2O(l);ΔH=-571.6kJ/molD.H2(g)+O2(g)===H2O(g);ΔH=-241.8kJ/mol解析:A项C(s)燃烧未生成稳定氧化物CO2(g),故其反应热不能叫燃烧热;B项符合燃烧热的定义;C项H2虽然转变成了稳定的氧化物H2O(l),但由于其反应热表示的是2molH2完全燃烧时的热量变化,故不能叫燃烧热;D项参加燃烧的H2虽然是1mol,但其生成H2O(g),而不是H2O(l),故它的反应热也不为H2的燃烧热。[追问]你能根据题中信息写出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吗?[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学生板书]H2(g)+O2(g)===H2O(l);ΔH=-285.8kJ/mol[据乙炔燃烧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草板书内容)提问]乙炔的燃烧热应是多少?[生]1300kJ/mol[师]亦即表示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板书]C2H2(g)+O2(g)===2CO2(g)+H2O(l);ΔH=-1300kJ/mol[讲解]由上面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常出现分数,这是由于燃烧热是以1mol可燃物为标准来进行测量的缘故。[板书]由于计算燃烧热时,可燃物质是以1mol作为标准来计算的,所以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系数常出现分数。[讲解]无论从实践的观点还是从科学研究的观点来看,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都是很重要的。通过计算,可以知道某个化学反应完成时需要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对于可燃物的燃烧反应来讲,由于它们都是放热反应,因此可以通过对燃烧热的计算,来了解燃烧反应为我们所提供的热量。[过渡]下面,我们通过例题来巩固燃烧热的概念并了解它的一些应用。[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