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明矾的检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明矾的结构与性质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2.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的一般规律和要求,从而使学生对其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有更深入的了解。3.通过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学难点最佳实验方案的选择●教学方法回忆、设计、讨论、实验、总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教具:投影仪、胶片等。仪器:试管、烧杯、玻棒、酒精灯、铂丝、蓝色钴玻璃片等。药品:明矾、NaOH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蒸馏水等。●教学过程[引言]前面两节,我们分别学习了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以上二者既相互独立又更多的有着紧密的联系。结构决定性质,对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检验,也就是对物质性质的检验过程。本节课,我们就以明矾的检验为题,对以上二者之间关系有一个了解和认识,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实验方案,通过亲手实验加以验证。[板书]实验六明矾的检验[过渡]结构决定性质,首先请同学们对明矾的结构进行回忆。[想一想]明矾的结构特征?[答]明矾为复盐,同时也是一种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问]对于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如何检验?[答]固态时进行加热,观察水的生成。[问]除去结晶水,明矾余下部分由哪些粒子构成?[答]Al3+、K+、SO[过渡]很好。那么,对这些粒子又如何检验?[答]可通过对各种粒子的离子检验来完成。[板书]——检验的方法:对各微粒分别进行检验。[想一想]对于K+如何检验?[答]可通过焰色反应加以检验。[问]对于K+的焰色反应应注意什么?[答]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焰色观察,以防可能含有的其他杂质离子(如Na+)的干扰。[问]对于Al3+如何检验?[答]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想一想]会有什么现象?[答]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会有白色沉淀生成,之后白色沉淀又逐渐溶解至完全。[问]对于SO又如何检验?[答]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Ba(NO3)2,有白色沉淀生成。[讲述]通过大家的回忆分析,明矾各部分的检验方法已经产生。[想一想]以上检验方法付诸于具体的检验过程还需注意什么?[板书]二、检验设计的注意[提问]部分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可质疑补充。[总结]应注意被检物的用量以及检验环境及检验顺序。[议一议]那么,下面请同学们对具体的实验步骤进行设计。[板书]三、检验的实验方法[提问]部分同学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想一想]这些方案还有哪些需要完善之处,需如何完善?[师生共同活动]最终得出实验方案。[投影]明矾检验的实验简案。实验步骤:1.取少量明矾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搅拌,配成稀溶液待用。2.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稀明矾溶液。3.向第一支试管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并注意观察溶液中发生的现象。4.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观察现象。5.用一根洁净的铂丝蘸取第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6.另取少量的明矾晶体,放入一干燥的试管中,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观察试管内壁上的现象(注意:试管口向下倾斜)。实验现象及结论:第一支试管:第二支试管:焰色反应:固体受热:[讲述]以上为我们共同设计的最终实验方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此方案,选用合适的仪器和药品,完成对明矾的检验。[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板书]四、检验方案的实施[想一想]在烧杯中配制溶液,需注意什么?[生]1.不可太多,以防外溅;2.为加快溶解速度,可用玻棒搅拌;3.搅拌时,不能用玻棒对固体物质捣压,或者使玻棒和器壁互相撞击,以防容器破裂。[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开始配制溶液。[学生实验]略。[过渡]溶液配制好以后,请同学们分别往三支试管中添加约0.5mL的明矾稀溶液。如不用量筒,目测取用即可;如使用量筒,注意量筒的使用方法。[想一想]用量筒取用液体应注意什么?[生]量筒平放;视线与液面凹面要保持相平。[过渡]很好。下面进行第三步操作,往第一支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想一想]使用胶头滴管应注意什么?[提问]这个问题比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