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中国现代历史中新中国成立不久后巩固政权的阶段,课本分别从抗美援朝战争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两个部分入手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学情分析:通过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有力掌握和了解,拥有一定的了解基本史实、分析总结问题、研读史料的能力。教学素养目标唯物史观: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正义战争。史料实证:掌握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史实和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的光荣事迹。家国情怀:体会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理解他们不愧为“最可爱的人”,感悟抗美援朝精神;培养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学重点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背景、性质、意义。课前:自主预习,知识梳理。环节名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预习1、预习第2课并且根据知识清单在课本标记重点内容。2、完成练习册上课前预习的填空题。学生根据知识清在课本标记重点内容单并完成练习册上课前预习的填空题。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对新课有一定理解。课堂:交流展示,合作探究。评述评书讲解导学1、出示长津湖v孤勇者视频。播放最近两年电影院上映的热点电影《长津湖》的片段混剪大家有谁知道这些战役是哪一场战争里面的呢?(抗美援朝)那么大家对“抗美援朝”战争了解多少呢?为什么会发生抗美援朝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回到72年前,重温抗美援朝这段历史。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这一场不想打又不得不打的仗发生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有个初步认知。观看视频,通过问题引发思考,从而顺利进入本课的学习。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初步了解抗美援朝战争。2板书:第2课抗美援朝环节一:一、抗美援朝的背景(一)朝鲜问题的由来1.出示《抗美援朝前亚洲东部形势图》。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由美国、苏联分区受降,两国在各自控制区推行不同的政策。后来,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大韩民国,北部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介绍三八线。2.抗美援朝战争概念解释(二)抗美援朝的必要性1.出示美国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等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梳理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2.结合教材第9页《材料研读》栏目,指导学生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3.阅读教材第8-9页,简述抗美援朝的概况。(提示:时间、目的、军队及总司令、战争性质、联合国军总司令、经过。)学生了解朝鲜问题的由来。学生认真观察历史图片,识记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韩国朝鲜的边境线,北纬38度纬线,平壤和汉城的地理位置以及中朝边境鸭绿江。学生理解抗美援朝战争概念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史料分析问题:1.中国政府出兵还是不出兵呢?2.根据材料的研读以及课本内容分小组讨论总结中国为什么要进行抗美援朝呢?3.总结中国政府出兵的原因4.阅读教材第8-9页,简述抗美援朝的概况。通过地图了解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韩国朝鲜的边境线,北纬38度纬线,平壤和汉城的地理位置以及中朝边境鸭绿江,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结合图片讲解更加直观生动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环节二:抗美援朝的经过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梳理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教师过渡:在朝鲜战场上,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环境下的志愿军将士,抛头颅、学生通过观察地图,阅读教材和材料梳理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回答问题:说说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情况,其结果如何?学生通过教师讲解了解抗美援朝过程。学习基本信息,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材料概括能力。3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环节三: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教师:在朝鲜战场,每天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战役,上甘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