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震后的心理辅导VIP免费

地震后的心理辅导_第1页
1/5
地震后的心理辅导_第2页
2/5
地震后的心理辅导_第3页
3/5
地震后的心理辅导地震后,灾民当然首先需要的是物质上的援助,物质上的援助本身就可以产生极大的积极的心理效应。但他们不仅需要物质的援助,也需要直接的心理的援助。震后的心理辅导就是一种直接的心理援助。适当的心理援助应该可以帮助其减轻压力,尽快地进入灾后重建。我没有专门研究,更没有直接做过灾后的心理辅导,但我在工作坊上曾经数次处理过创伤后的个案。查一些资料,加上我掌握的知识,我理解:这个时候的心理辅导,关键还是与灾民通心。而与他们通心,首先是理解他们的情绪。地震后灾民的情绪应该至少有:1、恐惧;2、哀伤;3、焦虑;………………台湾经历过921大地震,对这方面有不少研究。郑石岩先生的《教师如何辅导震灾后的儿童》写得不错,尽管说的是儿童,成人也适用。此文关于“恐惧”的处理讲得尤其好,特向大家推荐:《教师如何辅导震灾后的儿童》郑石岩(前教育部训委会常委)儿童经过强烈地震或灾难之后,心灵上会留下恐惧,大人也不例外。正因如此,大人会在不经意中,表现出不安、沮丧和不当情绪,而强增孩子的创伤和惧怕。学校一恢复上课,就要对孩子作心理辅导。当然,防震防灾的教育,灾后的安全与卫生,乃至赈灾救助的工作都需要作适当的教学,但心理辅导的工作则应把握时机,刻不容缓。震后惧怕是什么教师作这项辅导工作,必须对强震或意外灾害的恐惧有所了解。恐惧有两个来源,其一是灾害来袭时的强烈震撼与冲击,它直接威胁安全,伤及生命,身心同时受到创痛;致命的重创,恐惧的声音,就像要把人吞蚀一样。其二是周边的人在受灾时的恐惧,尖叫和呼喊,特别是平时被认为能保护全家安全的父母或家人,顿时变得惊恐、哀号和脆弱,给孩子的惧怕更甚,其安全感因而受到破坏。人类遇到大灾难,无论大人或小孩,都会在这两个因素下,产生强烈的惧怕和惊恐,这是生命的自然现象,也是人承受的压力极限的表露。所以教师在作辅导时要认识:1.把恐惧视为身心自然的反应,要设法纾解而不是压抑。2.在辅导时,要避免把自己的害怕和不安的想象,传输给孩子,而加深其惧怕的心理。3.引导孩子表达恐惧和不安,对他同理的支持,进而引导孩子认清过度不安的不合理,让惧怕得到缓解。4.教孩子面对现实,越能了解真实,越不容易受制于非理性的惧怕。5.关怀孩子,愿意聆听他们的忧虑、不安和困扰,并设法解释、厘清和安慰。6.正确的行动会带来积极的想法,同时也引发好的情绪反应,把握这一点,辅导就会成功。遵守这些原则之后,教师要能与孩子同理,站在孩子的立场聆听他的话,看他的遭遇和心情。支持他,爱护他孩子就能从创伤的心结中走出来。现在,以下提供几个简单易行的班级辅导方式,供教师参考使用。澄清恐惧情结第一种方式是澄清地震的恐惧。我们所面对的大灾难,如果一味想逃避或隐讳不说,就不能浮出意识表层,把它看清楚,那会使孩子更害怕。佛教有一则寓言故事说,有一只兔子在睡梦中,被树上掉落的果子惊醒,大喊着「灾难来了!大灾难来了!世界末日到了!」森林的动物,一片惊恐声中都在奔跑,不断地传开来,结果所有的动物都在惊恐逃难。这时,一位觉者来到森林,逐一追问他们从那里听来「世界末日到了!」终于追问到兔子。觉者问:「你怎么知道大灾难,世界末日到了?」「我在睡觉时,听到砰的一声,令我惊吓非常,我以为世界末日到了。」「你能带我去看看吗?」于是兔子带领觉者去看个究竟。结果却发现原来是树上掉落一个果子。于是,平伏了一场恐惧的逃难。强烈的惧怕总是挟杂着消极和不安的臆测。如果老师能在大地震之后,带领儿童厘清惧怕,认清现实,就能使理性发挥功能,而不会陷入无谓的焦虑,或情绪违常的后遗症。于是,教师可以来一次《班级情绪纾解交谈》活动。它的过程是:1.教师引言(五分钟):教师用平静的口语,简单介绍这次大地震的状况,造成的损害和伤亡。并举一个温馨、机智、救人的故事当对比。2.引发儿童说出心中的惧怕(三十分钟):例如「小朋友!你在大地震时看到、听到、感受到什么?最害怕的是什么?」老师可以简短说一下自己张惶失措、害怕的情形和余悸,引导孩子一起说出来害怕什么?并请注意:3.o把孩子惧怕的原因或想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震后的心理辅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