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复习题1种群及其动态............................................................................................................-1-2群落及其演替............................................................................................................-8-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14-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2-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30-6人与环境.................................................................................................................-36-1种群及其动态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种群是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形成的集合B.一个呈“S”形增长的种群中,种群增长速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最大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阶段D.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大于最大值即K值B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A项错误;一个呈“S”形增长的种群中,种群增长速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最大,B项正确;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阶段,C项错误;K值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该种群的最大数量,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不应大于K值,D项错误。2.去除取样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在一个封闭的种群中,进行随机捕获并去除,随着捕捉次数的增加,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因此每次捕获的数量逐次减少。以捕获累积量为横坐标,单位捕获量为纵坐标,其关系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可作为该种群数量的估计值B.对于标记困难或捕获会影响动物健康的种群可采用该方法捕获累积量C.对于跳蝻、蚜虫等活动能力差的种群,可采用此方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D.对于多数种群,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因此常用去除取样法等估算的方法C解析:根据去除取样法的原理,得到题图所示的曲线,把曲线延长,与横轴的交点,理论上就是该种群的种群数量的估计值,A正确;标记困难或捕获会影响动物健康的种群,无法采用标记重捕法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可采用该方法捕获累积量调查种群数量,B正确;跳蝻、蚜虫等活动能力差、活动范围小,适宜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C错误;对于多数种群,逐个计数非常困难,用去除取样法可以逐次减少捕获数量,最终统计捕获累积量即可估算,D正确。3.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一种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的田鼠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追踪调查,绘制出下图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属于模型建构法,该模型的种类与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种类相同B.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偏小C.图中K值反映的是环境容纳量,该值不受气候因素的影响D.图中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点为C点,此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D解析:题图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S”形,属于数学模型,而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调查田鼠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偏大;图中K值反映的是环境容纳量,该值会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图中的C点对应的是K/2,此时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4.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形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解析:在由甲点到丙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上升,种群数量在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