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谈集体备课吴家山中学左建兵集体备课实际上就是一种如何完善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它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和最有效的问题。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集体智慧的交流而得到认识上的结晶,这种认识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在集体参与备课的行动研究与反思中,潜移默化的浓厚了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氛围。我们集体备课的大致流程是:一要有一个整学期教学内容的整体计划,分配好备课组每个人的任务;每期备课要提前一到两周准备,二要有中心发言人,就某一个内容如何设计上课流程、某些知识点如何处理、设计课程的整体想法、每一个环节如何做等给一个详细的过,三是备课组成员就每一个环节提出各自的想法,讨论并最终达成共识,四是有一个详细记录过程的集体备课记录;五是由中心发言人按照讨论的结果制定好教案、课件、学案、教学流程等分发给备课组,全部按照统一的教学设计完成内容;六是最好有个相互听课的过程,以便对课程有进一步优化。最后,课程完成后,集体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最好可以形成教学经验的论文。下面就免疫调节的复习课课程讲解部分为例来谈我们的做法:免疫调节集体备课记录表年级高三科目生物活动时间2019.11.05周二下午记录老师左建兵主讲老师左建兵备课老师签字教师讨论过程记录备课重点1.免疫调节复习课及练习处理(1)基础知识讲解的处理和修改意见(2)听写案的设计与修改意见(3)教学课件的设计及修改意见2.一周讲、练、考计划讨论:听写案的目的是什么?共识:听写案的设计主要考虑要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和知识对比表格。2备课过程与简要记录一、复习课目标1、课本基础知识全扫描2、让学生逐步学会知识网络构建3、几个重点知识的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关系、艾滋病4、对免疫失调和免疫学应用适当补充处理思路:课本基础知识注重落实书上的原话知识网络图在复习前要学生了解大框架艾滋病知识要落实好课后资料免疫学应用中区分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二、知识讲解过程的处理(3课时)1、先让学生熟悉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构建知识大框架。(找课本上的大标题,并试着考虑能否有补充)下图是我做的知识框架图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学的应用2、各部分知识的处理以课本35页说的炎症和化脓为话题引入处理思路:以炎症和化脓引入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也和上新课时的处理加以区分(1)免疫系统的组成:依据课本35页图讲解,说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三者的关系;处理思路:注重课本的概念图,主讲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的关系(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a.三道防线:处理思路:依据课本理解定义理解几个关键词:皮肤、粘膜、吞噬细胞、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的产生、分布等讲解给出吞噬细胞图像讲解其吞噬原理列表对比三道防线;(第一课时结束)讨论:艾滋病的遗传原理不讲,留待习题处理。三个课时的划分第一课时免疫系统、三道防线;第二课时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联系、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第三课时监控清除功能、免疫学应用、艾滋病。知识框架图中将免疫失调改为防卫功能异常、后面再加一个艾滋病知识(艾滋病不只是防卫功能的问题)引入课堂以课本问题探讨为话题还是以化脓为话题各有优劣,前者知识框架完整,可以得出免疫调节的概念和功能;后者与生活相关,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最终定为后者。有老师提出还有个重点是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的功能,讨论认为功能在后面讲具体过程再重点强调讨论过程:吞噬细胞的知识是否要联系到细胞结构上来?共识是只限于讨论溶酶体;溶菌酶的讲解顺便可以区分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对比三道防线改为对比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简化对比项目,只对比核心不同点。有老师提出学生写可能会出很多问题,还很耽误时间,3b.特异性免疫:处理思路:要学生自主了解抗原和抗体以课本描述为依据先要求学生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流程图,并对错误进行修改;弄清楚图中每种细胞(或物质)的作用;以病毒(或麻风杆菌)从侵入人体到最终清除的过程为例谈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