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导学案编写人胡长考2017/6地球上的大气复习限时训练下图为欧洲南部沿42°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②地气候()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2.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洋流B.大气环流C.地形D.纬度位置3.下列概念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吸收C.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4.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5.下面图甲为滨海地区某日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图乙为该地区此日某时段气流状况,由图甲可知乙图出现的时间约为()A.6时~18时B.18时~次日6时C.8时~16时D.16时~次日8时读三圈环流图(左图),回答6—7题。1高一地理导学案编写人胡长考2017/66.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A.ABEB.BCDC.ADED.CDE7.右图中正确反应南半球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8.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9.关于大气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有()A.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B.摩擦力只改变风向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均不影响风向D.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均影响风速读右图,回答10-11题。10.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A.丙为极地高压带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11.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①气流温暖湿润下图为近地面与3000m高空垂直气压差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若a、b、c位于同一纬度,则下列情形可能出现的是①a、c代表冬季的海洋②a、c代表夏季的海洋③b代表白天的陆地④b代表晚上的陆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3.若a、b、c位于同一条经线,且a、b、c三地之间形成的环流属于三圈环流的一部分。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c之间的距离接近6660kmB.近地面大气可能由b向a、c流动C.a、b和b、c之间一定盛行信风D.a、c所代表的气压带季节移动方向相反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读图完成14-15题。14.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C.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15.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A.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同步B.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2高一地理导学案编写人胡长考2017/6C.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相反D.超前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16.读爪哇岛气候资料图(右图),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为()A.地中海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17.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D.地形因素18.[2015·海南高考]右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下图为北半球部分地区气压(单位:hPa)分布形势图,图中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读图回答19~21题。19.当图示气压中心形成时()A.我国北方多寒冷天气B.云南受西南季风影响大C.我国大部分地区多雨D.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20.形成图示气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