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第一节工业革命时代浪漫情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浪漫主义文学、音乐以及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理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图表法列出和归纳19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音乐、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以便于识记和掌握。充分使用历史联想法,在学习19世纪上半叶的文学、音乐、美术的相关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内容。运用阅读法、文献法找到相关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介绍文献进行阅读和欣赏,从而对这一历史事件形成清晰的印象,便于理解和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的了解,明白欧洲大陆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军队的影响与冲击之下;再加上工业革命的影响,人们为追求理想世界而产生了浪漫主义,从而培养学生的一重积极向上、敢于斗争的精神风貌。以人为本,进行人格、情感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3)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教学难点:(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比法,材料分析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师:文学与艺术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最绚烂多彩的部分,19世纪以后的文学、艺术则更是硕果累累,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本单元内容介绍的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主要是西方的文学艺术。大家可以翻开课本专题八的导语部分,浏览一下。看完我们就来了解这个专题的课标,看它要求我们要掌握什么。教学内容一、了解浪漫主义思潮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盛行于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文艺的一种基本创作方法和文艺思潮。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检视和抨击当时的社会,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而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二、浪漫主义思潮出现的背景:⑴经济:工业革命扩展,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⑵政治:以法国大革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扫荡了欧洲的封建势力,社会处于急剧变革与震荡之中。⑶思想: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所设计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三、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英国:拜伦:《唐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雪莱:《西风颂》济慈:《夜莺歌》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德国:霍夫曼和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渔夫和金鱼的故事》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思想主张: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挖掘人的情感世界,歌颂本能情感,张扬个性。(2)创作风格上,侧重于描写人的主观想象,采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以想象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刻画的人物一般对未来充满憧憬,对理想热烈追求。四、浪漫乐章1、摇篮和中心:德国和奥地利2、代表人物及作品德国贝多芬九部交响乐苏曼《月夜》钢琴曲《幻想曲》奥地利舒伯特《小夜曲》《魔王》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五、向着自由前进━浪漫主义音乐1、浪漫主义美术的作品有何特点?(1)内容:以重大事件为题材,歌颂自由,注重感情(2)表现手法:注重画面完整和统一,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拉克洛瓦作品的艺术价值。鼓舞人们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斗争,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德拉克洛瓦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六、浪漫主义思潮的社会影响:有利于扫荡封建残余势力,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