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惟微小筑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配套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教学重点:1、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2、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教学难点: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教学方法:阅读讲授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让学生开始审视自我新课学习一、叶圣陶其人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党|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党|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1923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1929年〕,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年〕、<火灾>〔1923年〕、<线下>〔1925年〕、<城中>〔1926年〕、<未厌集>〔1928年〕等.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先后主编或编辑过<诗>杂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国文月刊>、<开明少年>、<笔阵>、<国文杂志>、通过多媒体了解作者及文章主人公生平了解作者及文章主人公有助于文章理解公众号:惟微小筑<中|国作家>等多种重要的文学、语文教育刊物和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奉献.曾经发现培养和举荐过一批青年作者,如巴金、丁玲、戴望舒等.198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二、作者介绍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三、初读课文自由阅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搀和:chānhuo掺杂混合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冗长:rǒngcháng〔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含贬义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沾溉:浸润浇灌高文典册:经典性著作躬行君子,那么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四、分析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明确:结合注释讨论并汇报分组讨论汇报加强根底知识锻炼学生语言理解能力通过提问,让学生理解公众号:惟微小筑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选材:与作者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明确:待人厚,律己严.待人厚:〔1〕第三自然段:修改文章〔2〕第四自然段:送客〔3〕第五自然段:复信〔4〕第六自然段:会上发言律己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那么,鞠躬尽瘁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答复〕明确:"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4、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明确:〔1〕从历史来看,用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