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郑树萍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学习空间几何,我们反复强调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我觉得,光有想象能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很多时候,用成规的方法去解一道几何题,往往得不到答案,而如果能够合理构造几何体,答案便浮于眼前。1.设正三棱锥P-ABC的侧棱长为L,∠APB=30°,E,F分别是BP,CP上的点,求△AEF周长的最小值。看完题目,我的第一想法便是用函数的知识来解,于是我尝试求出周长的函数,设AE=x,AF=y,利用余弦定理,我求出PE,PF,之后便是求EF,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方程如此复杂,根本无法求解,于是我知道此路不通。很快有了第二想法,求出AEmin,AFmin,但是之后又发现AE,AF都取最小值时,EF未必是最小值,从而周长也未必最小,再次失败!百思不得其解,回到办公室,我马上查看答案,恍然大悟,原来只要把侧面展开,答案就出来了,这方法真妙!2.一个四面体的三组对棱分别相等,且棱长分别为2,,5,求这个四面体的体积。根据题目的意思,我画出这个四面体,心里想着求体积,就是要求底面积和高,底面不是特殊的三角形,知道三边的长度,很难求面积,也根本无法求。原来,很多涉及四面体体积的题目都要合理构造长方体!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则有P解得3.已知球面上的四点P,A,B,C,PA,PB,PC的长分别为3、4、5,且这三条线段两两垂直,则这个球的直径为刚接触这个题目的时候,很多同学会想到先求半径,再求直径,而求半径就必须知道球心的位置,设球心为O,则问题转化为求点O到平面PBC的距离,由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求半径,然而这距离并不容易求。思维灵活的同学却能想到根据PA,PB,PC两两垂直,合理构造长方体,则这个长方体为球的内接长方体,从而长方体的对角线为球的直径,而对角线,即球的直径为。综合以上的例题,我们发现: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若是固守传统的思维方式,则要花费很长时间还难以解决,若是能合理构造几何体,问题便可大大简化。于是,学好数学,尤其是学好立体几何,能使人变得聪明,脑袋变得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