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编号姓名1.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接触悬挂的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2.某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时,先用锣槌敲击锣面发声,然后用手按住锣面,锣就不再发声了。锣不再发声的原因是()A.手挡住了锣发出的声音B.手使锣面振动加快C.手使锣面停止了振动D.以上判断都不对3.如图所示,在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使音叉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使音叉振动的时间延长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4.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伤亡,其中一个原因是发生地震时没有采取合理的自救措施。若一个人在发生地震时被埋在废墟下面,以下自救措施合理的是()A.就地静止等待B.大声呼救C.使劲向有缝隙的地方钻爬D.用硬物敲击墙壁,水管等物传出声音5.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说话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发生了变化6.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C.声音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快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7.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景,太空中宇航员透过窗户看到远处的一艘飞船爆炸,发出炫目的光芒,随后听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小刚认为这个场景违背了科学道理,原因是()A.距离太远,太空中声音传播的距离有限B.太空中,应该是先听到爆炸声,再看到光C.太空中是真空,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D.飞船舱内应该听不到外面的声音8.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从快到慢的排列顺序是()A.空气、金属、水B.金属、水、空气C.金属、空气、水D.水、空气、金属9.下列关于声速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变大B.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不变C.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小D.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不变10.育才中学有一个1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所示)。伍老师绕操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丁D.丙和丁1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停止,发声停止。12.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引起的。13.考场上,监考老师宣读考生守则的声音是由老师的振动产生并通过传入考生耳中的。14.声音的传播需要,声音在介质中以的形式传播。真空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来的。15.声速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有关;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_____,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_____;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m/s。16.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人耳朵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人就能听到回声;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17.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8s收到回波信号,则该处海水深m(v海水=1500m/s);这种方法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18.小芳等同学做声音能不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将通电的音乐芯片密封在小塑料袋里,用细线悬挂于水中。请你回答:(1)实验过程中,小芳等同学(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音乐芯片中发出的声音。(2)小芳观察水面时,观察到的现象是:水面在。(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声音在液体中传播。19.端午节期间,小明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s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多远?(声速为34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