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三查”让课堂教学“动”起来【摘要】:我校自2010年全面推行“五步三查”教学课堂模式。在这条课改的路上不断的探索、改革、创新,终于走出了一条符合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的将课堂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已经不是一种形式,将真正的落实到了每一位孩子们的身上。让他们有事想、有事做、有事猜。【关键词】:五步三查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展示交流我校自2010年全面推行“五步三查”教学课堂模式。所谓“五步三查”是指五个基本步骤,三个环节,即:第一步:创设情景,出示目标;第二步一查:自学提示、读写议说;第三步二查: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第四步:教师点拨、拓展提升;第五步三查:达标检测、巩固反馈。我校借鉴洋思、杜郎口等名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在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轻松、快乐的课堂教学模式。尝试着让每一位学生参与,每一个学生“动”起来。所谓“动”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是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呢?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一、巧设情境,调动兴趣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对于喜、怒、哀、乐、非常的敏感,很容易被一段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所感染。我在上《卡罗纳》这一课的时候,我的导入是这样的: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了一个这样的小女孩,她曾经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直在妈妈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可是,上天与她开了个很大的玩笑,她的妈妈因病去世了。从此,她再也得不到妈妈的呵护了,整天都处于伤心和悲痛之中。如果这个小朋友是你的同学,你会怎么做呢?孩子们沉思了一会儿,纷纷举起手来发表自己的想法:“我要把她带到我家”,“我能安慰她”,“我让妈妈做她的干妈”……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着,看来他们被我的这一番话深深的打动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去看看课文中的同学们是怎样来安慰这位可怜的小姑娘。二、小组合作,各有其责小组合作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每一个同学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学困生的合作学习。因此我们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说错了也要大胆地说;其次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让学困生先解决比较简单的内容,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难一些的问题组长起到带头作用,主动将自己的观点进行陈述,如果有更多的疑难问题,举手让老师也参与进来,进行及时的商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识字是基础,课文是核心。此时充分发挥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低段的孩子们正处于大量的认识汉字的阶段,所以我把汉字分成几个部分让孩子们来学习:主要从音节、音序、结构、偏旁、词语、句子、猜字几个方面入手。组长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初识生字的时候,音节、音序、结构、偏旁由学困生领读,其他成员跟读。组长安排成员给生字组词、说句子,此时也可以借助辅助资料《点拨学习法》。同时大家也能交流一下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顺口溜、猜谜语等多种方法,这样提高了他们探索意识,发展了个性,发挥了创造力。我将会在本节课的最后出示字卡、词卡进行检测,对难写的生字做单独分析并进行书空,加深对生字的了解。这样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组织学生自读、跟读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生字的认识,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节课识字这一重点顺利的完成了第一个学习目标:认读本课的生字。改变了课堂中一味朗读,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了。三、师生互动,享受快乐师生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要老师发挥好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致,充分享受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一过程。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动口说一说,读一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动手划一划,动脑想一想,或者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这样,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在学习《乌塔》一课,我出示了三个自学提示:1、乌塔来自哪个国家?我来自于哪儿?2、乌塔已经去过哪些地方?3、乌塔为这次旅行做了哪些准备?……我让孩子们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