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日-临沂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理论部分真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40个小题每小题0.9分,共36分)1.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动因而言,这一说法更认可()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遗传决定论B【解析】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刺激”“他人影响”“学校教育”等。外铄论又称外塑论或经验论等。“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强调的是教育对人的影响,所以选B。2.在教育行动的基本构成要素中,对整个教育行动的开展,发挥主导作用的是()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方法D.教育内容A【解析】教育的活动主体——教育者居于整个教育活动的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的活动主体——受教育者居于整个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3.“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种属于()现象A.分化B.消退C.泛化D.维持C【解析】任何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生活中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属于条件作用的泛化现象。4.孔子在《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这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诱导原则C.教学相长原则D.长善救失原则B【解析】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理学家朱熹这样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的“助产术”早几十年。5.就儿童发展而言,口语学习最佳时期是2—3岁,这一时期如果得到合适的教育,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互补性D.不平衡性D【解析】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6.“花儿开了,因为它想看看我”,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B【解析】前运算阶段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①早期的符号功能。②自我中心主义。③直观形象性。④不可逆性。⑤不守恒。⑥泛灵论。⑦不合逻辑的推理。⑧不能理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其中“花儿开了,因为它想看看我”体现了儿童自我中心的认知特点,属于前运算阶段的特点7.科学家、会计师、工程师,这一群体在()上比较占优势。A.逻辑--数学智能B.空间智力C.语言智力D.内省智力A【解析】空间智力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及周围一切事物,并且能把所感觉到的形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力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关系很敏感。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画家、飞行员等。所以B排除。语言智力是指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政治活动家,主持人,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教师等。所以C排除。内省智力是指自我认识和善于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力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爱好、情绪、意向、脾气和自尊,喜欢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等。所以D排除。数学逻辑智力是指有效地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这项智力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功能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他们适合的职业是:科学家、会计师、统计学家、工程师、电脑软体研发人员等。8.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孙敬悬梁、苏秦刺股的历史充分体现了()在身心发展中的作用。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D【解析】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