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计划______月______日星期_______本学期____节教学内容家常馒头我来做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馒头的种类。2、通过学习掌握制作馒头的方法技巧。3、学会制作各种彩色,不同形状的馒头。4、了解面食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教学重点、难点制作馒头的方法技巧。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新课导入师:馒头是我们常见的主食,口感松软,易消化,携带方便。自古以来馒头就有着悠久的历史。要想做出松软的馒头,先要了解相关的知识,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和工具。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一)馒头的种类。生活中的馒头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回忆一下自己吃过的馒头,说说它们的特点。1、从形状上看,有圆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等等。2、颜色分类,主要取决于和面时掺入的果蔬汁液颜色。3、口感分类,主要取决于掺入的蔬菜种类。4、馒头还可以互相组合,表面可以装饰,加入干果等。5、制作馒头的面粉,原料也不尽相同。(二)馒头的做法师:收集馒头的做法,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或者去周边的馒头铺咨询。馒头的制作方法:和面→醒发→蒸熟三、巩固拓展(一)了解馒头的历史。传说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发明。《三国演义》中讲述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过江受战死冤魂之阻。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学生回忆家里以及超市里的馒头,了解馒头的特点,为下面学习打好基础了解馒头的发展历史,激发惩魔,保佑生灵,诸葛亮不忍用人头祭祀,而发明馒头为替代品。于是命杀羊宰猪,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以示供奉。后来民间习此风俗。这大概是“馒头”的起源。“馒”通“蛮”,“馒头”即意为“蛮头”。馒头把面粉加水、糖等调匀,发酵后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为半球形或长条。(二)不同地区的馒头北方地区最常见的馒头就是白面馒头。在江南地区,在制作时加入肉、菜、豆蓉等馅料的此类面食都通通叫做馒头,而无馅的馒头叫实心馒头。味道可口松软,营养丰富,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口味不同,作法各异,由此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馒头,如白面馒头,玉米面馒头、菜馒头、肉馒头、生煎馒头、油炸馒头,叫法也不尽相同。四、学生总结1、各具特色的馒头。2、馒头的制作方法。3、馒头的历史。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不同地区馒头的不同特点板书设计家常馒头我来做1、各具特色的馒头。2、馒头的制作方法。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新课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馒头的发展史,及其制作方法,这节课让我们准备好工具一起学习馒头的制作过程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一)蒸馒头,先发面师:做馒头的第一步就是发面,发面的好坏直接影响馒头的口感。学习蒸馒头的第一步发面1、化酵母水。准备5克酵母,100毫升温水,将酵母倒入水中。搅拌使之溶解。2、取面粉。取500克面粉倒入盆中。3、分次加水。向面粉中分次加入酵母水,把面粉搅拌成面絮。4、揉面至三光。把面絮揉成面团,在反复揉面,做到三光——手光、面光、盆光。6、醒发至两倍大。和好的面团盖上湿屉布或保鲜膜,放到温暖的地方醒发到原来的两倍大。(二)发好面,做面胚。做面胚就是通过揉、切、捏等方法对发好的面进行加工、塑型。揉面到位,做好面胚,不仅有利于二次醒发,还能使成品外观看起来更漂亮。1、先在面板上撒些干面粉,在将醒发好的面团移到面板上。2、将面团有四周向中间折叠按压,同时加揉面粉,让面团软硬适中。3、揉至没有气泡时,再将面团搓成长条状。4、用到切成相同大小的剂子,一边切一边往后拉,防止粘连。5、再将剂子揉成胚,收口朝下。6、揉好的面胚再次静置,醒发10分钟。学生学习做面坯(三)面胚成,上锅蒸蒸馒头是要控制好火候和时间。1、蒸锅内加入七八厘米深的冷水。2、笼屉上铺上是屉布。3、醒发好的面胚放入笼屉,面胚之前留5厘米距离。5、开至中火,水开后蒸15分钟。关火后放置3分钟后揭盖。注意:煤气用完后要及时关闭阀门。三、巩固拓展(一)北方的戗面馒头在北方的面食里,山东的"戗面馒头"很有特色也很有名气,这种馒头蒸好出笼后很漂亮,个头儿大、色泽洁白、表皮亮泽,入口后耐嚼,十分香甜。所谓"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