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1个会写,正确读写生字词.2.学习课文写景状物得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3.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名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话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教学难点:透过语言文字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兴趣,增强名族自豪感.教学过程:一、理解课题,了解背景、识字字词、把握大意。二、品读体会,学习表达。第1页共13页(一)游赏长廊1.它为什么叫长廊呢?这条长廊有什么特点呢?请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那些词语有感觉,就把它标出来,也可以旁边写写自己的感悟.2.交流讨论(1)1)长廊的特点?是从哪儿发现的?板书:七百多米273间2)出示句子用什么方法描写?引导:七百多米,列数字,写出了长廊的长,七百多米多长呢?相当于100个教室的长度!3)看,句子中还有那些词,在告诉我们长廊很长啊!(2)美1)那些句子中能发现了长廊的特点?答:每一间的横栏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2)能抓住那些关键词,体会到什么呢?答:人物、花草、风景----画的内容很丰富补充:五彩-----美丽几千幅---两幅----画多内容丰富(3)小结理顺序:1)我们再看长廊,好吗?引读,出示投影。第2页共13页整体看------看长廊----看廊外----2)总结写整篇课文有顺序,写某个景点也要有顺序,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三看长廊,连句成段,用列数的方法把长廊的长、美展现在我们眼前.(二)游赏万寿山1.作者是怎么看它们的?看到什么特点?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2.指明说:看到了什么特点?耸立、高大闪闪发光、金碧辉煌、琉璃瓦,板书:闪闪发光金碧辉煌.3.指导它为什么叫排云殿吗?排云二字就出自古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齐读:抬头一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游赏昆明湖1.点图片、音乐.介绍其它景物景点,你想去游赏哪儿呢?2.学生找到相关的词语,独立品读.3.谁愿意带我们去游赏一番呢?读出相关句子.4.重点引导品读描写昆明湖的句子:静得像……..,绿的………………..滑过.比较“滑”与:“划”的不同,读一读昆明湖的美!5.小结:第3页共13页谢谢这些小导游们带我们游赏了这么多美丽的景色,看,同学们找到的这些优美的句子,具体的描写就是文章的血肉啊!四总结全文游赏到这儿,同学们,颐和园游完了吗?颐和园是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说不尽的岂止是颐和园,学习本组课文,我们还可以去游赏长城、兵马俑,北京的故宫,山东的泰山,乐山大佛、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体现语文课堂的文化意味《颐和园》编排在世界文化遗产主题单元,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我努力拓展相应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不局限于文本,也不限于“颐和园”而是把课堂置身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教学,更深的了解到博大精深的名族文化,由颐和园引申到祖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文化品位。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读及会写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4.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第4页共13页“世界遗产”的兴趣。5.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颐和园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完位于北京的长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位于北京的一处被录入世界遗产的景观。同学们知道现存的三大皇家园林是哪三大吗?北京西郊的颐和园和圆明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