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八年级物理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表中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2.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些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3.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C.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4.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5.以下温度最接近23℃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6.0℃的水和0℃的冰,关于两者的冷热程度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更冷一些B.0℃的水更冷一些C.冰和水的冷热程度相同D.物态不同,无法比较7.甲声音波形如左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波形是右图中的哪一幅()DCAB8.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9.敲击音叉A,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或者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乒乓球被弹开,说明振动从A通过空气传到了BB.乒乓球的作用是是放大实验现象C.声音具有能量D.在月球上也会看到乒乓球被弹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超声波、次声波是入耳听不到的声音11.加酶洗衣粉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一某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小表所示:水温30℃40℃50℃60℃70℃80℃除去奶渍所需时间28秒12秒6秒4秒12秒17秒根据表中有关实验数据判断,用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A.80℃B.60℃C.50℃D.30℃12.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就会看到()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不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二、填空题(共14题,每空1分,共36分)2(第9题图)13.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发出声音,声音通过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14.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在2min内做了1200次振动,频率是Hz,表示,人类听到.(填“能”或“不能”)15.说出下列与声音有关的词句中所表达的物理意义。(1)“震耳越聋”说的是声音大;(2)“尖厉刺耳”说的是声音高;(3)“悦耳动听”说的是声音美。(4)“脆如银铃”说的是声音高16.右图中的温度计甲的示数为;温度计乙的示数为;17.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放在与抽气机相连接的密封的玻璃罩内,在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声音会,这是因为玻璃罩内的空气减少,但不管怎么抽气,我们还能听到声音,这是因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