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鸣鹫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下列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并将字母填入答题表内.每小题3分,共60分)1.“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生物的什么特征?()A.生长和繁殖B.变异C.营养和呼吸D.以上都不是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A.上网搜索资料B.用直尺测量肾蕨的高度C.进行人口普查D.用放大镜看蚂蚁的结构3.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4.古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A.营养B.呼吸C.遗传D.变异5.与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羚羊有关的生态因素中,不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阳光B.合作C.竞争D.捕食6.下列各种情况,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A.海豹厚厚的皮毛下面是厚达40毫米的脂肪层B.沙漠中骆驼刺的根长达20米C.大熊猫体形庞大笨拙,只能吃竹子D.蚯蚓能松土和肥土7.在温暖、潮湿地区,生物数量比寒冷、干旱的地区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植物B.阳光C.土壤和空气D.水和温度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物因素是()A.温度B.光照C.湿度D.土壤9.某小组在调查过程中对生物进行分类,把金鱼藻和水藻归为一类;把花朵、小草、蚂蚁归为一类;把蝴蝶、蜜蜂、鸽子归为一类.他们的归类依据是()A.生物的用途B.生物的形态结构C.生物的生活环境D.生物的生活方式10.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阳光、水、空气,还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对于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来说,下列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土壤B.空气C.植物D.水1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1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生物能影响环境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12.如果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错误的是()A.设计甲(湿润土壤)、乙(干燥土壤)对照实验B.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1条蚯蚓C.甲、乙两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同的蚯蚓各10条D.甲、乙两容器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13.如果让你调查一块草原草的密度,你会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一棵一棵的数B.分格计算再累加C.选点抽样调查D.大体估算14.孙悟同学提出了以下四条理由来说明机器人不是生物,你认为其中哪条理由不成立?()A.机器人不能生殖B.机器人没有心脏、脑等器官C.机器人没有细胞结构D.机器人不存在遗传、变异现象15.下列是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正确的是()A.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施计划→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C.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得出结论D.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16.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不断长高的钟乳石B.会踢球的机器人C.焰火绽放的礼花D.生石花17.小蚂蚁总是齐心协力把食物搬回家,这是一种反映了生物之间的()关系.A.捕食B.合作C.共生D.竞争18.“雨露滋润禾苗壮”,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适应生物D.环境能影响生物19.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一山不容二虎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20.下列各项属于生物一组的是()①敲击能发出声音的钢琴②玉米③鸡④石头⑤珊瑚虫⑥机器人⑦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⑦2二、判断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只要是生物,一定是由细胞构成的.(判断对错)22.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判断对错)23.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判断对错)24.“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话说明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判断对错)25.小明是双眼皮,他的双胞胎弟弟是单眼皮,说明生物都能变异.(判断对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