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洲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注意事项:请把试题的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写在试题上。(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有关课堂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坐在教室前后排的同学听到老师的讲课声响度相同B.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声C.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上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D.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有两只昆虫甲和乙,甲的翅膀每秒振动8次,乙的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人凭听觉能感觉到在飞行的昆虫是()A.甲B.乙C.都感觉到D.都感觉不到3.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右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4.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A.响度较大B.音调较高C.音调较低D.响度较小5.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④⑤⑥6.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盒,发现水烧开了,纸盒仍没有烧着,这是因为()A.水能够灭火B.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C.纸的温度低于着火点D.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7.15年元旦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就小雷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交流与合作8.如图7,对烧杯加热一段时间至水沸腾,然后再将盛有某种液体的试管插入沸水中,结果,一会儿试管中的液体也沸腾了,由此可以判断()A.试管中的液体也是水B.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C.试管中的液体可能是水银D.试管中液体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图79.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10.邮局电话亭是用玻璃制成的,隔音效果比较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A.能很好地吸收声音B.能很好地反射声音C.不能传播声音D.使声音传播速度变慢11.做广播操时,操场上各年级的同学们听到声音的强弱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响度与()A.发声体的振幅有关B.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D.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12.超声波有二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二个是沿直线传播。下列各例中利用超声波能量大的是()A.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C.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D.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13.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14.在小瓶内装一些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内插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去掉橡皮塞,不影响温度计的使用B.换用不同液体,温度计测量的范围相同C.玻璃管越粗,水沿着细玻璃管上升和下降得越明显D.将小瓶放到盛有热水的容器中,瓶中的水将沿细玻璃管上升15.如果发生油锅起火现象,下列做法中最不应该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