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关受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第二节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学习目标】1、要求通过对有关环保法律的学习,增强其依法治理环境的法律意识;通过对依法治理环境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在环境问题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观念;要求培养学生初步的在环境问题上的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意识。2、要求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识环境问题,提高其参与环保活动的能力。3、了解我国依法保护环境的立法状况,了解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学习重点】1、青少年应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2、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第108-112页,答以下问题。1、我国已形成怎样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2、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青少年怎样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二、合作交流活动一:阅读课本第110页材料,思考问题造纸厂有污水处理池不用的做法会有什么后果?国家对该造纸厂及其厂长的处理说明了什么?活动二:2009年8月,莱芜市环境执法人员接到市民的举报后加大了监察力度,发现27家建筑施工单位存在夜间施工扰民的现象,当即责令其立即停止夜间施工,并且依据《莱芜市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1)、“莱芜市环境执法人员接到市民的举报后加大了监察力度”体现了什么环保原则?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环保原则?(2)、莱芜市环境执法的做法说明了什么?(3)、有的同学认为“保护环境是环境执法人员的事情”与我无关,对吗?为什么?三、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基础题)1、我国从1999年起开始进行退耕还林工作试点。而当年的统计显示,全国因水土流失、乱砍1滥伐等原因,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平方公里。至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退耕还林条例》正式实施,全国累计完成任务9000多万亩。实行退耕还林()A.有利于再造秀美山川,从根本上解决荒漠化扩展之势。B.表明我国把保护资源环境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C.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D.有利于解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的劣势。2、2005年2、3月,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违法排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亿元,下游百万群众饮水中断26天,恢复生态需要5年的特大污染事故。4月,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因设备陈旧和处置不当,发生氯气泄漏和爆炸事件,造成多人伤亡失踪,15万人被紧急疏散。这些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A.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B.必须加强环境法规和知识的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的环境意识。C.来自人口众多的压力,对我国生态环境构成了最大的威胁。D.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3、世界上80%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了,森林正以每天375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每年小时的森林面积合起来大约有14万平方千米,接近一个山东省的面积,我国是世界上森林面积覆盖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据此,你认为我们应该()①多植树造林②依法严厉禁止乱砍滥伐,关闭所有木材交易市场。③注意森林防火。④全面停止天然林木的采伐。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③4.以下措施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有()①围湖造田。②讲究卫生,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③退耕还林、还草。④建立自然保护区。A.①③④。B.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5.小张同学积极参与班级组织的“创建绿色环保校园”实践活动。他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该活动要求的有()A.针对“学校食堂废气污染”的现象,向校长提出整改建议。B.打扫包干卫生区后,将垃圾倒进河里让水冲走。C.在学校草坪上竖立“小草微微笑,走路请绕道”的标语牌。D.将课间同学乱扔的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桶。6、(09四川)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A、森林资源B、土地资源C、气候资源D、矿产资源7、(09河南七地市)2009年1月8日,省环保局发布了2008年河南省环境质量状况: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0、8%;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可见()A、河南省政府把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保护工作作为当前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B、河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