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生物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的字母填入下表对应的空格中。)题号12345678910111213选项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项1.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是A.生物圈B.土壤C.陆地D.海洋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狗B.钟乳石C.枯叶D.乌贼3.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A.应激性B.生长C.繁殖D.新陈代谢4.生态因素是指A.所有的环境因素B.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C.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D.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句中描写的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水分B.空气C.阳光D.土壤6.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影响蚯蚓生活的因素是A.空气B.阳光C.水分D.温度7.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的科学家是A.林奈B.拉马克C.达尔文D.哈维8.早期生物学研究大多采用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分类法9.生物学研究进入到分子阶段的标志是A.血液循环的发现B.达尔文的进化论C.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D.林奈的生物类学10.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分类法D.调查法11.响尾蛇靠什么来追寻猎物1A.声音B.气味C.视力D.体温12.以下是“为探究光照是否对韭菜叶色有影响”而进行的实验设计,符合要求的是A.甲、乙组分别置于低温、高温环境中B.甲组置于光照下,乙组置于黑暗中C.甲组土壤保持湿润,乙组土壤保持干燥D.甲组置于氧气浓度高的环境中,乙组置于氧气浓度低的环境中1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B.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经复制后成倍增加C.单位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繁殖新个体D.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一个细胞变成了两个细胞14.载玻片上有一字母“b”,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A.pB.bC.dD.q15.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该选用的物镜和光圈组合是A.低倍镜、大光圈B.低倍镜、小光圈C.高倍镜、大光圈D.高倍镜、小光圈16.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个体17.下面关于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光时光线太暗,应换上凹面镜和大光圈B.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C.镜筒起着连接目镜与物镜的作用。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18.手持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A.双手托住镜座B.左、右任一只手握住镜臂C.右手握镜筒,左手托住镜座D.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19.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过程中,如欲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放下,需从侧面看着物镜的目的是A.为了使显微镜对好光B.使物镜降至适当高度,以便使被观察物恰好对准物镜C.防止物镜碰到玻片,造成损坏D.使物镜降到刚好可看清物像的高度20.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用于固定玻片标本的结构是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C.压片夹D.载物台21.下列含有绿色小颗粒的结构是2A.细胞膜B.细胞核C.线粒体D.叶绿体22.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A.进行物质交换B.保护细胞C.控制细胞活动D.支持细胞23.沙糖桔的果肉酸甜可口,其酸甜的物质主要存在于A.细胞壁B.细胞质C.液泡D.细胞核24.在动物体内分布最广的组织是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25.下列不属于器官的是A.皮肤B.心脏C.神经细胞D.鸡翅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50分)26.(4分)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今天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长期的结果。27.(4分)生物所具有的特征包括:应激性、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等。以下分别体现了哪种生命特征:(1)母鸡生蛋:;(2)小猫长成大猫:;(3)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转:;(4)人体能不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28.(4分)将生物现象与其所表现出来的关系用直线连接起来:蚂蚁搬家共生关系梅花鹿求偶争斗竞争关系海葵和蟹互惠互利互助关系狮子捕食斑马捕食关系29.(3分)判断题:(1)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现象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