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中考专题训练之三十三:波一、选择题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2.下列短语成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鱼翔浅底C.三点一线D.一叶障目3.已知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一束激光信号,经过约2.54秒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A.3.81×108mB.7.62×108mC.2.6×108mD.8×108m4.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5.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前后转动板E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6.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7.在皮鞋擦过鞋油,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写有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18.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湖光倒“影”B.毕业合“影”C.立竿见“影”D.形“影”不离9.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A.∠1B.∠2C.∠3D.∠410.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11.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12.如图所示,物体AB高1.6m,平面镜CD高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B.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m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D.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m13.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14.如图所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15.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2)16.现在,一些大厦用许多大块的平板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膜墙”)。这种墙既能反射光线也能透过光线。下列四幅图中,能真实反映光通过玻璃膜墙进入室内传播途径的是()17.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18.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19.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