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6)新人教版(检测时间:100分钟检测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5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枯涸()liáo()亮zhù()蓄chéng()清栖息()肥shuò()清liè()yùnniàng()山岛竦zhì()2.结合课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4分)(1)朗润:(2)花枝招展:(3)响晴:(4)德高望重:3.运用叠字、叠词,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请模仿下面的例子填空。(2分)例:偷偷地钻出来轻悄悄舒活舒活筋骨滚滚流水吃一顿慢房间绿草4.填空题。(10分,除特别指出外,每空0.5分)(1)现代诗人、评论家所写的诗歌《秋天》,以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晚景图。诗中以拟人化的写法,写到:“秋天在农家里”、“秋天在渔船上”、秋天在牧羊女的眼里“。(2)《观沧海》作者是东汉末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中用夸张手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浑景象的诗句是,;,。(3)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4)《天净沙•秋思》的文体是,作者,朝著名的。其中,各具色彩的九种景物(2分)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渲染了凄凉的气氛。而文末的“”三个字是主旨所在,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5.一般来说,人们对景物特征的观察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觉度来进行。试指出下面的句子是从什么觉度来观察、描写景物的。(4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分数1(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3)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4)震落了清晨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6---12题。(20分)(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2)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3)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4)春天像,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5)春天像,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6)春天像,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6.《春》是一篇写春的精美(体裁),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2分)7.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文章空白处,(3分)并明确这三处依次突出了春天、、的特点。【各用一个字填空】(3分)8.“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1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1分)答:9.第(2)段的画线句采用了和的修辞手法,句中的“斜”字用得好,因为10.请说明“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的逼你的眼”这句话的表达效果。(2分)2答:11.以上语段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春天的动人画面,请给(1)-----(3)段加上一个小标题:(3分)(1)(2)(3)12.以上语段最后三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特点,赞美了春天,请你模仿这种句式,也写一句话,抓住特征赞美春天。(2分)答:【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8题。(15分)春之怀古(1)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掌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