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希腊智者运动中的“智者”是指()A.关注自然的人B.“智慧”的化身C.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D.“哲学的创造者”2.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系统论述人“生而平等”的斯多亚学派的创始人是()A.苏格拉底B.芝诺C.西塞罗D.塞内卡3.14—17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是A.理性主义B.斯多亚学派C.自由主义D.人文主义4.《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和常人无异。这幅画主要体现了()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B.人文主义的思想C.成熟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D.“主权在民”的原则5.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提倡“人权”,否定“神权”。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天主教会是维护封建神学的工具B.资产阶级强调“人性至上”,反对信仰上帝C.资产阶级个人私欲恶性膨胀D.资产阶级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6.下列对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薄伽丘的代表作是《十日谈》,抨击了封建教会的禁欲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B.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表达了对教会丑恶现象的憎恶C.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的先驱D.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作品多取材于宗教,所以他们不可能抨击教会7.“文艺复兴是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时代,但也是世界探险家和航海家的时代”,其正确的解读是()A.发生的时间大体吻合B.发生的地点大致相同C.所产生的作用完全一致D.人文主义在起作用8.中世纪的德国流传着一句谚语:“德国是教皇的奶牛。”谚语反映了()A.德意志的养牛业发达B.德意志供应罗马牛奶C.罗马教会剥削德意志D.德意志是教皇的领地9.“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A.《圣经》B.《神曲》C.《九十五条论纲》D.《十日谈》10.宗教改革的实质是()A.宗教领域内部的改革B.统治阶级争夺统治权的斗争C.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D.劳苦大众挑战教皇权威的斗争11.17-18世纪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①其思想体系包括人文主义、进步的社会思潮和历史观等②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的结果③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1④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为()①发展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13.“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反映了启蒙思想家()A.主张限制王权,保障议会自由B.提倡君主立宪,倡导言论自由C.反对教权主义,倡导信仰自由D.宣扬权利平等,争取政治自由14.“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A.狄德罗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15.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这样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而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材料指出卢梭相比于伏尔泰思想上最大的不同点是()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②提出三权分立学说③提出社会契约论④提出人民主权学说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④16.如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丽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17.“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衔已成为无用之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