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深埋隧道岩爆倾向性及其防治技术基础研究学院: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指导教师:张东明项目组成员:熊毅白悦王卓雄教务处制年月日填写说明1、凡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必须填写申报书。2、向学校报送本申报书时,一式3份,并报送申报书电子文档。3、本表填写内容必须与事实相符,表达准确,数字一律填写阿拉伯数字。4、打印格式:(1)纸张为A4大小,双面打印;(2)文中小标题为四号、仿宋、加黑;(3)栏内正文为小四号、仿宋。项目名称深埋隧道岩爆倾向性及其防治技术基础研究项目所属学科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三级学科代码及名称5801030项目开展支撑平台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组人数3项目实施时间项目所需经费项目组成员(含项目申请学生)姓名学号年级专业班联系电话签名熊毅201365692013级采矿一班18302371190白悦2013级采矿一班王卓雄201365802013级采矿一班18725872049主要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学院联系电话签名张东明教授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18580150099项目来源项目来源请打“√”1.学生自拟()2.教师科研项目转化(√)3.学生承担社会、企业委托项目等()项目名称(限项目来源为2.3填写)深埋隧道岩爆倾向性及其防治技术基础研究来源项目类别(限项目来源为2.3填写)教师横向科研项目注:1.“项目开展支撑平台”指支撑本项目开展的校、院级教学实验中心、科研实验室等,表中填写有关实验室名称,可以多个。2.“来源项目类别”栏填写“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师横向科研项目”、“企业、社会委托项目”以及其他项目标识。主要研究内容(限200字内)岩爆是地层中高地应力区(地下)洞室开挖中应变能突然释放时围岩脆性破坏形成的一种动力失稳现象。它直接威胁施工人员、设备的安全,影响工程进度,己成为地下工程难题之一。该项目以南川区在建高速公路三泉隧道为工程背景,围绕深埋隧道岩爆倾向性展开研究,研究岩爆防治技术措施,主要进行一下内容研究:深埋隧道围岩岩爆倾向性研究,内容包括: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深埋隧道推进过程中,围岩应力变化规律;开展单轴不同加载速率、三轴加卸载条件下岩石力学实验,并监测岩石破坏过程声发射规律;基于应力-应变、声发射、能量耗散规律研究岩爆孕育过程,建立岩爆判据条件;结合实验应力-应变、声发射、能量耗散规律分析荷载方式对岩爆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深埋隧道岩爆防治技术措施:对已有防治技术措施,进行系统全面调研,分析各种防治措施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岩爆控制措施。项目研究难点及创新点难点:“基于应力-应变、声发射、能量耗散规律研究岩爆孕育过程,建立岩爆判据条件”,该项内容需要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具有一定难度。创新点:以深埋隧道掌子面推进过程围岩应力变化规律为基础,采用实验室内单轴不同加载速度、三轴不同加卸载条件模拟不同施工速度条件下岩石的力学相应过程,并借助声发射、能量耗散规律,研究岩爆孕育过程,分析应力荷载与岩爆形成之间的关系,建立岩爆发展判据条件,为建立合理防治技术体系提高理论支持。一、项目组成员分工姓名主要项目研究内容二、立项背景和依据(包括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评价)背景:岩爆是处于高应力状态下的脆性岩石因开挖导致弹性变形能突然释放而产生的岩石碎化、弹射甚至地震等破坏现象,其力学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关于它的研究还多停留在假说和经验阶段。作为一种多因素耦合诱导的动力失稳现象,岩爆形成机理的复杂性和相关理论的不完善,使得岩爆的预测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不甚理想,至今国内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和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岩爆问题凸显出来,岩爆不仅破坏生产设备、延误工期,而且严重威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已成为我国未来深埋地下工程建设中一大技术障碍。同时微震监测作为一种有效三维空间岩体破裂定位与强度监测的办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微震监测技术可以通过声波分析震源破坏事件的时间、位置和震级(也称时空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