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德在教育中闪光安达市新兴小学李明慧我作为一名尚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年轻人来说,不敢说有什么经验,只是和大家交流,事业上还有很多敬业的老师影响着我,指导着我,所以我成长着、学习着。下面我简单地汇报一下近些年来我在教育岗位上的感受和与学生在一起的收获。我汇报的题目是《让师德在教育中闪光》。一、真情投入,把班级营造成温馨和谐的家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方沃土。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要想家庭兴旺,必须大家努力。我班的卫生就是个大问题,学生还小,刚从学前班升入一年级,都是独生子,不会干活。往往在大扫除时,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这种情况下,我就把任务分配到个人,手把手地教他们该怎么做,慢慢的,学生的大扫除能力提高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无声的教育。对培养班干部也是如此,做什么先亲自教,把我的方法思路和他们交流,顺便听听他们的想法,如有可取之处给予充分的肯定,现在我们班的小干部已经能够独立挑起班级的日常管理的工作了。为了优化班级管理,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我费尽了心思。为了鼓励学生学习、纪律、卫生、品德各个方面的进步情况,我在班级布置了评价墙,主题是“手拉手,向前进”,给每个孩子制作一双小手,当考试打了100分,我就在左手贴一朵小红花,当纪律、卫生方面表现突出或主动做好事时,我就在右手贴一朵小红花,以此熏陶、影响、改造学生,形成了个个争先,互帮互助的良好班风。随着学生们年龄的增长,识字量达到了一定水平,我觉得此时应该提倡他们多读书,读好书,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书能帮助我们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受益终生。所以我把班级布置做了调整,精心设计了以“人生之路,读书起步”为主题的读书墙,分为“好书推荐”、“国学堂”等几大版块,同学们还纷纷把自己收藏的图书带到学校来,充实班级图书角。“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学们都怀着“好书共分享”的心态捐出自己的图书。班级之中还举行了好书交换活动,同学们畅游书海,班级里洋溢着浓浓的读书气氛。在班级管理中,我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成立了手工折纸、泥塑兴趣小组、书画兴趣小组、文艺舞蹈表演兴趣小组,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受到锻炼,受到熏陶,既有助于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又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加强了素质教育,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学校的艺术节中,我们班的《红歌联唱》《快乐的小鸭子》这两个节目,获得了优秀节目一等奖,全校师生赞不绝口。作为一名班主任,多年来在工作中我努力找准自己的位置,注重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忘我工作,精心育人。面对一颗颗等待滋润的心灵,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光,我让学生在“感动中”充分理解,“震动中”提高认识,“调动中”明确方向,“激动中”充满热情,“推动中”获得动力,不断成长起来。实践证明,我的这些做法提高了教书育人的水平,获得了成功,受到了学生的拥护,得到了学校与社会的好评。二、春风化雨,用爱去浇灌学生的心灵之花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德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讲台下,每个教师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今年我带的学生由学前班升入一年级,现在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得到了家庭太多的关爱和照顾,很少去关心别人,这就需要老师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撒下爱的种子。有一次,班级里有个叫刘子墨的孩子因为消化不良吐了一地,教室里马上布满了难闻的气味,孩子们一个个唔起了鼻子,露出了厌烦的神情,还有的在旁边叫起来“臭死了,臭死了!”我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耐心地帮他把身上擦干净,一点儿都没有嫌脏的表情,然后拿来撮子、笤帚,打扫地上的脏物,最后用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