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计划___月___日课题质数和合数第课时总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能灵活选择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理解感悟质数、合数的含义;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自然数的分类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合数的含义,能正确快速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难点:能运用一定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判断、感悟质数合数。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号牌、彩笔、答题纸。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排一排——联系生活,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出示表演方阵图片)学生欣赏,从中明确:“方阵”就是两排或两排以上的正方形或长方形队伍。2、思考:能否排成方阵与什么有关?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质数和合数”。二、找一找——掌握方法,完善概念1、1~5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学生利用学号牌活动)(1)50以内的质数:独立思考:学号所代表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上台展示:请是质数的同学上台(举起学号牌)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集体订正:站错的同学,明确用找因数个数的方法来判断是否是质数。小结明确:这些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2)50以内的合数:随机采访:请仍留在座位上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所拿的学号为什么是合数?交流明确:除2外,2的倍数都是合数;3的倍数都是合数,但3本身除外;5的倍数都是合数,但不包括5。……小结方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合数,可以用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去判断,有时还可以用7、11……去判断。(3)特殊数“1”:提出疑问:学号为“1”的同学,你为什么不站起来?交流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50~100的质数(分组找数,提炼方法)分组找质数:五个组分别研究51~60的数、61~70的数、71~80的数、81~90的数、91~100的数。板演找到的质数:53、59;61、67;71、73、79;83、89;97。集体订正:有不同意见的学生用色粉笔勾划指正,形成25个质数。小结方法:同学们运用“排除”的方法,筛选出了100以内的质数。三、辨一辨——运用方法,形成能力1、自然数分类。学生交流后,明确: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分为:质数、因数和1;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分为:奇数和偶数。2、结合所学的这些知识介绍自己的学号。随机抽取学生介绍,并适时拓展。3、辨解质数、合数和奇数、偶数之间的关系。(1)辨析:“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学生举反例反驳。引导:你是怎样很快的找到这个数的,能说说方法吗?交流,明确:先写出所有的质数,再找其中不是奇数的。板书找的过程,并标注特殊数。引申:这句话怎样改就对了?交流,明确:除2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2)辨析:“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学生分组辨析,每两大组辨析其中的一句话。小组合作,用刚才列举的方法找到特殊数。小组代表上台板演辨析的过程。(3)对比,明确:除2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因为9、15等特殊数的存在,“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是错的。4、小结:运用正确的逻辑思维的方法,列举验证。四、猜一猜——激发兴趣,提升认识1、抢答:所猜的两个数一个质数,一个合数。(1)我们两个的和是6,积是8;(2)我们是连续自然数,和是11(3)两个质数的和是49,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和()。(4)两个质数的和是99,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和()。3、独立解答:有趣的质数。一个质数是两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字都是质数,并且个位和十位交换后还是质数,这个两位数是()或()。学生出现79和97时,注意提示个位和十位都必须是质数。六、课堂总结,畅谈收获。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