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九年级科学试题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u:64,Ca:40,Na:23,Cl:35.5,H:1,C:12,O:16,S:3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验操作有误或不规范,很可能造成实验失败或酿成事故。下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2、下列有关物质用途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用稀硫酸清除钢铁表面的铁锈②用小苏打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③用氢氧化钠中和胃中过多胃酸④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工厂的污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3、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都相符的是()A.氢氧化钠食盐NaC1B.氧化钙消石灰CaOC.氧化钠苛性钠NaOHD.碳酸钠纯碱Na2CO3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燃着的蜡烛检查煤气管道是否漏气B、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C、食盐腌制肉类D、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5、右图所示,小试管中盛有水和石蕊试液,U型管两侧内水面持平。向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石蕊试液变红,且U型管两侧水面左低右高,则加入的物质为:A、CaOB、NaOHC、浓H2SO4D、NaCl6、物质王国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分别是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带回了“警察局”。上级派出下列四名“警察”分别去审问“他们”(即把“他们”鉴别出来)。能完成任务的“警察”是A.硝酸银溶液“警察”B.稀盐酸“警察”C.无色酚酞试液“警察”D.纯碱溶液“警察”7、下面右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甲乙丙丁ANa2CO3H2SO4Ba(OH)2石蕊BNa2CO3HClCa(OH)2CuSO4abCNa2SO4HClBa(OH)2石蕊DHClNa2CO3Ca(OH)2酚酞8、某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H2、CO、N2、CH4中的一种或两种。该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将全部生成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都增加,则该气体的成分不可能是()A、CH4B、CO和N2C、H2和COD、CO和CH49、“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面是四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ABCD10、下列不属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的是()A、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B、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C、能和CO反应D、能和硫酸反应11、为了中和硫酸溶液,需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如果改用质量相同的氢氧化钙,等反应完毕后,溶液的PH值()A、大于7B、等于7C、小于7D、无法判断12、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②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③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13、现有两瓶无标签的澄清无色的液体,一瓶是室温下饱和的NaCl溶液,一瓶是纯净水,下列是905班级的探究小组的同学提供的鉴别方法和结论:①用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能观察到两种微粒的是NaCl溶液;②用AgNO3试剂检验,有白色固体出现的是NaCl溶液;③称一称,比较轻的是纯净水;④通电试验,容易导电的是纯净水;⑤分别浸入新鲜菜柄,引起菜柄萎缩的是NaCl溶液;⑥加热蒸发有白色固体出现的是NaCl溶液;⑦用酚酞试液检验,变红色的是NaCl溶液。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⑤⑥C、②③⑤D、②④⑥1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甲装置验证空气中有水分B.乙装置验证X溶液中是否含有Cl-C.丙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丁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15、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贮气等多种功能。下列关于该装置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装满水,气体从a管进B.除去CO中的CO2,瓶内装NaOH溶液,气体从a管进C.测量气体体积,瓶内装满水,气体从a管进,b管接量筒D.用于病人输氧,瓶内装水,气体从a管出,b管接氧气瓶2析出固体后的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NaHCO3不是纯碱从该反应可以获得氮肥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气体碱石灰(NaOH与CaO的混合物)1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是Ba(OH)2、HCl、Na2CO3、Na2SO4中的一种。若将甲的溶液滴入乙的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向这种白色沉淀中滴加丙的溶液,沉淀消失并放出一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