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拓展训练——增长知识与能力《孔子家语》王肃•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朱砂所放的地方一定是红色,墨漆所放的地方也一定是黑色,所以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与自己相处的人啊。闲情偶寄(李渔)•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此前后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用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用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合于观赏,没有哪部分不供家常日用。(它)有五谷的实用而不占有它的名义,集中百花的长处而除去它们的短处。种植的利益难道有比它还大的吗?•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陶潜,字元亮,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以真性情而高兴。被乡邻所看重。曾经写《五柳先生传》,在里面说:“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阳挡风,旧衣衫穿破了,盛饭的容器多次空着,是安然自若的样子。”他自己在《序》中这么说,当时的人认为是实情记录。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渊明一点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很满足和悦快乐。有时没酒,也可以不停地吟诵。他天性不懂音乐,却保存着一张素琴,琴上也没有弦。每当朋友们来喝酒聚会,就弹琴唱歌来应和,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为什么非要劳烦有美妙的琴声音呢!”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孔子用手扶着车轼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问说:“听您的哭声,真是实在遇上忧伤的事。”妇女说:“是这样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对子路说:“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