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教育献良策浅谈语文课堂中的激趣法雨山铺镇磨石小学肖丽程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力呢?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五方面的探究:一.宽松和谐激趣法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在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的空间中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的状态进行语文学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在于此,语文课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同一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等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这就是创造力的表现,也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意要培养的,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课堂上学生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时,特别是与老师不同的意见;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让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往往能产生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也会高涨,从而诱发他们潜在的创造智能。二.赞扬欣赏激趣法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老师必须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表扬方式:如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每节课我们都应该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赞赏,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了,学习效果当然就好。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三.认真倾听激趣法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老师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只能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老师往里灌东西,可结果呢?老师的辛勤,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变成了统一模式铸造的标准件。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我认为,学生“讲”教师“听”,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我们通过“听”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独到深刻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二是通过“听”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三是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以锻炼学生,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便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就更能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愿望,焕发出课堂的活力。四.平等评学激趣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最高裁定权,却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实质上也漠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当学生的自觉意识得到高度强化,内在的进取热情已得到激发,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权交还给他们,激发其活跃的主体意识,感受班集体内平等、和谐、信赖的自由氛围。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经常把诸如抄写默写背诵等客观作业交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