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层党员作用发挥状况调查与思考报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我们党为应对新阶段的新情况、新问题而确立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党建思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不断涌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传统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给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最突出的地方——城市的党建工作带来了难题。如何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城市基层党员的作用,这是目前党建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对全市城市基层党员作用发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客观分析了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城市基层党员先进性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一、当前我市城市基层党员作用发挥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市各类城市基层组织发展迅猛,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除6万多家个体工商户外,另有非公经济组织6364家,占整个经济组织的95%以上;社区23个,社区党委13个,党总支10个;社团122个,社团党组织10个;教育系统党委1个,党支部26个;卫生系统党委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6个。城市基层党员总数11325人。非公企业、社区、社团和卫生教育系统等城市基层组织为我市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要和稳定社会等方面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我市各类城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能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这个主题,在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人民群众、带动人民群众推进城市各项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调研中发现,虽然我市城市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的成效和基础优势比较明显,根基比较坚固。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基层组织党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党员队伍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从调查情况看,共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党员的先锋意识不强。目前一些党组织的执政意识、第1页共12页宗旨意识、先锋意识、廉政勤政意识、素质意识等较为淡薄,认为城市基层党组织是摆摆样子,核心意识淡薄。共产党员的先锋战士意识、榜样意识、骨干意识不强,具体表现为:只管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因此,重塑执政党形象、共产党员形象已刻不容缓。据统计,18.7%的党员认为“如果现在不是党员,是否想申请入党”是拿不定主意、可能会申请加入其他党派和不想加入任何党派。调查还发现,15%的群众认为当前不合格的党员在整个党员队伍中占十分之一以下,8.7%的认为占四分之一左右,10.7%的认为有一半左右,甚至有7.4%的认为绝大多数党员都不合格。二是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强。一些单位仍然照搬照抄传统的党建工作套路,不能主动根据城市基层组织的特点调整工作重心,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有的力量薄弱,缺乏必要的机构和人员;有的停留在党务部门自我封闭抓党建的层次上,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的局限于建立组织和一两个月过一次组织生活,内容单一,方法简单;有的不善于做群众工作,群众组织不配套,党联系群众、党依靠群众的主客关系发生错位。调查中发现,36%的群众认为周围的党员和群众关系是融洽的,35%认为比较融洽,27%认为一般,1.7%认为比较紧张,0.3%认为很紧张。三是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较弱。表现在一些党组织没有履行好职责,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存在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无效果的情况。有的对党员疏于教育管理,活动开展比较少;有的党内活动满足于读报读文件,脱离生活,内容空洞乏味,缺乏吸引力;有的找不准党的工作在城市基层组织特别是非公企业、社区和社团组织中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存在党内活动与企业经济活动、维护员工合法权益脱节的现象。党组织对党员关心服务不够,党员对党组织感情疏远。据统计,29%的群众认为身边的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是好的,33.4%认为是较好的,30.4%认为是一般的,第2页共12页7.2%认为是较差的。调查中还发现,55%的群众认为所在单位党组织的凝聚力是好的,36%认为一般,9%认为不好。调研中还发现,各类城市基层党员队伍中除了存在上述三方面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