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加快低碳经济建设困境与对策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目前,低碳经济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能源刚性需求稳步增长,节能降碳空间受到压缩,基础支撑能力相对薄弱,市场化机制发展相对滞后。发展低碳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完善政策体系等,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态势。关键词:低碳经济;困境;对策1发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经济是人类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署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从20XX年《哥本哈根协议》的无疾而终再到20XX年《巴黎协定》的艰难达成,有关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促进了低碳经济理念的迅速发展。虽然“低碳经济”术语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文献[1]中就曾出现,但首次以政府文件出现是在2003年英国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20XX年陈端计等对国内有关低碳经济概念界定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学术界从不同角度(能源技术革命的角度,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全球碳库及碳循环角度,经济形态角度,价值观念的角度等)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却无一致界定。但大部分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三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我们认为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重点是要重视现有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2中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2.1能源刚性需求稳步增长,节能降碳压力不断增大到20XX年XX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75%以上,中心XX县区常住人口将达到730万人,由此带来的建筑规模的持续扩张、交通总量的持续增加以及终端能源消费品数量的大幅攀升,能耗压力将不断加大。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第1页共5页企业机械化、电气化、清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也会带来能源消耗量的刚性增加。而国家和XX省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力度的不断增大,XX市能源消费需求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2.2节能潜力得到较大程度释放,节能降碳空间受到压缩“十一五”、“十二五”,XX市建设了一大批量大面广、技术适用的节能重点项目,推广了大量高效节能环保产品,节能潜力得到较大程度的释放。随着项目节能降碳投资边际递减效应显现及能源消费支出减少,高耗能行业“以退促降”的空间受到压缩,向“内涵促降”转变还需要一段时期。“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同等节能减碳效果,将大幅增加节能降碳投入,在目前财政支持节能减排政策力度不断削减的环境下,企业节能降碳内生动力更显不足。2.3基础支撑能力相对薄弱,市场化机制发展相对滞后全市节能减碳的统计、监测、分析等较为薄弱,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温排放报告等基础性工作比较滞后,节能减碳宣传培训的针对性、持续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节能减碳科普创新能力距离先进城市尚有不小差距,节能共性、关键性问题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亟待加强。节能监督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节能执法队伍力量严重不足,执法能力有待加强,节能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能效对标、电力需求侧管理等市场化机制作用发挥不够,现有节能低碳服务机构普遍规模小、专业性不强。3郑州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3.1优化产业结构,构建节能低碳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一主、一城、三区、三组团、多点”都市区空间布局,重点打造制造业三大增长板块。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经济开发区、XX县区、XX县区,培育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核心增长极的开放增长板块,加快发展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精密制造、生物及医药、现代食品制造、绿色制造等节能低碳产业。高XX县区、XX县区,着力打造以互联网+制造业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板块,重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大力发展北斗装备、电子信息、软第2页共5页件信息、智能装备等节能低碳产业。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和惠济区,打造新型工业化转型升级板块,改造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