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玮玉摘要:ICT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学习环境中知识的壁垒,新的外部环境不仅提供了实施创客教育的可能,也提供了更多知识与技术、创新与应用相融合的机会。创客运动的发展实质上为传统的教育方式注入了一股活力,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创客教育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梳理,得出了三条启示。关键词:创客;创客教育;现状与启示一、创客热截止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分布了1000多个创客空间,创客运动为什么能在兴起后很快就得到发展?笔者在经过认真分析后,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点:1.全球化的发展,互联网社区逐渐规模化,在客观上为创客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数字制造、互联网技术的整合与创新加强了科技的普及性与可触性,可触性一方面体现在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制造业成本,人人都可有接触新技术的机会;另一方面体现在创客成果是实体化的真实产品;3.应对当前教育体制中学生缺乏动手能力的现象,重塑教学活力。二、国内外开展创客教育的研究现状笔者综合国内外目前已有的有关创客教育的研究成果,从内容上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创客教育定义的探讨1.国外的相关研究国外鲜有对“创客教育”这一名词直接进行组合并定义的文章,他们在进行解释时,大多数使用的都是“创客”“创客运动”等。例如,Halverson等在其文章中对“创客运动”进行解释时就提到:“创客运动指向的是一批快速增加的、在日常生活中从事工艺品创造的人群,他们在物质和数字世界中都找到了可以和他人分享创造过程和结果的平台。”2.国内的相关研究祝智庭,孙妍妍在《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中提出:“虽然创客教育不会直接教授学生基础知识,但在当‘创客’的过程当中,学生将有机会运用到数学、物理、化学、甚至艺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创客教育所倡导的提出问题并利用自己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杨现民,李冀红在《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一文中将创客教育作为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的教育理念,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和以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新型教育模式提了出来。(二)关于已有的系列创客空间的描述1.国外的相关研究《MakerspacesPlaybook-SchoolEdition》的倒数第二部分介绍了4所在学校中开设的创客空间,教师CaseyShear描述了其在Analy高中发起、组织创客项目的一个过程,他希望学生能改变对失败的看法,养成学会坚持的品性,并乐于从挑战中学习。Halverson等人通过对三类不同的创客空间进行为时一年的田野调查,借助访谈和网页资料,最后从参与者,共同的媒体/创客学科,项目持续时长、学习关键、作品的使用与分享五个角度,分析和比较了三类空间的关键性特征。2.国内的相关研究国内关于创客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图书馆、学校三方面。(1)社区创客空间潘丽在《创意好玩—新车间》中形象的描述了创客们的共同点,通过对上海“新车间”进行探访,介绍了上海新车间“开放、互助”的诸多特点;而谢丹丹在其文章中对深圳柴火空间创立的起源和内部结构及其平台作用作了介绍。(2)图书馆创客空间陶蕾在《创客空间——创客运动下的图书馆新模式探索及规划研究》一文中,从创客空间的概念入手,介绍了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兴起和发展历史,并进行了空间的规划;罗博,吴刚则在其文章中介绍了国外代表性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创客空间实践。(3)学校创客空间以谢作如、向金、李双寿等为代表(在下一小节中具体介绍)。(三)关于开展创客活动的相关要素的分析1.国外相关研究Halverson等通过对创客活动的定义,创客活动与教育的关系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等几部分展开描述,最后得出了创客运动的三要素(创客运动、创客空间、创客)作为核心进行分析。《MakerspacesPlaybook-SchoolEdition》对学校在建设创客空间时如何选址,所需工具和材料,学生、教师分别扮演的角色,创客教育开展的实践、项目、空间缩影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描述,它非常重视创客思维的养成。2.国内相关研究谢作如以自己创办创客空间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探讨了中小学建设创客空间必须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