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3
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3
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3
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寓言二则》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2、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3、学生能流利朗读、背诵文章;掌握常用文言字词的意思。教学重点:1、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2、朗读、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龟兔赛跑:乌龟跟兔子赛跑,结果兔子失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守株待兔:种田人放弃劳作,想不劳而获。成果靠劳动取得,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危害自己的。2、了解“寓言”:“寓”寄物,“言”讲道理,寓言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样式,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发挥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二、介绍《韩非子》。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四、分析课文内容:圈划重点的文言词(履、度、坐、之、操、反、及、遂、宁、无、其、以)1、独立学习,看课文注释查工具书。2、合作学习,四人小组疏通文字3、老师巡回释疑。4、小组汇报5、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师生讨论)(1)操、持、取的意义;之、而、其的用法(2)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3)宁信度、无自信也五、把握寓意(1)《郑人买履》中那个买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寓意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2)说出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谈谈它的现实意义。明确:(1)《郑人买履》中的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的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用“至”、“忘”、“反”、“取”等动词,勾画了买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脚的愚态,当别人问他“何不试之以足”时,他“宁信度,无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市罢,遂不得履“一句讽刺了死搬教条者徒劳无益的结局。(2)寓意: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现实意义: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六、作业:整理文言字词;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背诵《郑人买履》二、学习《刻舟求剑》1、介绍吕不韦。2、学生读通课文。(教师出示没有标点的课文,指名学生朗读,然后纠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3、正音、断句后,学生齐读课文。三、疏通全文,把握文意:学习文言词语句式:小组间讨论,小组间比赛,采用一问一答。涉:渡江遽:立刻、急忙契:雕刻是:指示代词,这儿止:停止惑:迷惑、糊涂老师补充讲解:A、楚人有涉江者定语后置,有涉江者之楚人B、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坠落之处。C、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注意强调B、C的肯定与委婉的反问语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