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合法致富,依法纳税科目:思想品德年级:九年级一、设计思路“合法致富,依法纳税”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建立和完善经济秩序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国政府正在下大力气抓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已经走过了经济建设的最初的法治不完善的阶段,目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健全经济秩序,让经济活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形成健康的、公平的法治化经济社会。本课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合法致富的重大意义,理解财富中“法”与“义”的关系。懂得依法纳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财富中“法”与“义”的关系,税收的含义、特征和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归纳整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财富观、价值观;明确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教学重点与难点合法致富的重大意义;财富中“法”与“义”的关系。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如下案例。案例一:2007年4月14日,邯郸农行金库发生特大盗窃案,被盗现金近5100万元。现金管理中心管库员任晓峰、马向景有重大嫌疑。4月18日,马向景在北京大兴区被抓获。4月19日,任晓峰在江苏连云港被抓获。案例二:2007年4月14日,洛阳市出租车司机张先生发现乘客皮包遗忘在车上,有现金一万余元。张先生及时把皮包上缴到公司,受到了社会赞扬。教师:乍一看,这两条新闻似乎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新闻中的主人公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财富问题。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金钱财富问题,人人都渴望获得财富拥有财富。那么如何获得财富,如何正确对待财富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个有关财富的话题。板书: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第一课时合法致富,依法纳税『讲述新课』一、合法致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生活中我们获取金钱的途径非常多,但是像任晓峰等那样获取财富可不对。像这种非法获得财富的行为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大家能列举出一些吗?那么这些非法获取金钱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呢?(学生阅读教材37页内容回答)明确:非法获得财富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更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使社会秩序混乱,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难以受到保护。既然非法获取财富会有这么多危害那么大家觉得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的财富才是正当的呢?……………………………活动一……………………………用多媒体呈现一些合法致富的事例,如工人在工作、农民在种田的照片。合法的财富的获得有多种办法和途径。但是,他们不论通过什么途径获取财富,有一点确是相同的,那就是合法经营。教师:要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获取正当财富,首先必须做到遵纪守法。板书1、合法致富——法,外在制约…………………………………活动二………………………………………展示材料,分组讨论。材料一:北京“同仁堂”在“非典”流行、“非典方”中药材价格猛涨之际承诺不涨价,并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地保证中药供应。同时,为了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仁堂”还将两条销量很好的“国公酒”的生产线停下来,用于煎制“非典药水”,满足顾客需要。材料二:非典时期口罩价格翻了几番,熏醋卖到上百元;艾草熏香由2元一包涨至18元,西安“金银花”从每千克20元卖到了130元,一些地方的大蒜、白醋价格暴涨几倍。问题:1.你怎么看待这两种做法?(学生讨论略)2.当法律无法规范的时候,财富若遇到道德,我们该如何取舍呢?其实,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就是一个“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我们知道,法律不可能规范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而且有些人还设法逃脱法律的监督。我们所讲的合法致富的“法”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含义是“义”。“义”是我们心中的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得。“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利缘义取”。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希望同学们做一个见利思义的人。板书2、合法致富——义,内在约束…………………………………活动三…………………………………多媒体展示个案展,《谁的500万》分析“义”“利”。同学们,如果你是法官,你如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