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法律与生活》【教学目标】通过对法律与生活关系相关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形成自觉遵守法律规则的意识。通过关于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相关社会现象进行法律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法律的基本分类,了解法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以及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方式。【教学重点】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让学生做到知法守法。【教学准备】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电视、查资料等方式收集各种生活案例及法律法规。【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情境创设法。【教学用具】小黑板、图片、课前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法律是特殊的规则,那么大家觉得法律距离我们遥远吗?也许有人会觉得法律离我们很遥远。然而,不仅当我们身处困境或遭遇强横时,甚至在平常生活中,当出关入境,逛街购物,坐卧行止时,我们都会发现:法律就在身边。日复一日,法律保护良善,救济弱小,防范侵害,制止罪恶。二、汇报资料,了解“法”就在我们身边1、简单说说自己是怎么搜集资料的,都有哪方面的法律法规。2、教师肯定学生的调查成果,并补充有关法律知识。(补充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3、阅读教科书86页的思想驿站,说说自己的看法。三、用法律维护权益1、阅读P90酒吧的遭遇,想一想你或你的家人和朋友有没有过权利受到侵犯的经历呢?当时想过诉诸于法律来解决吗?P90页的该案例告诉我们当遭受侵害时,可以通过手段维护权益。2、仔细观察P91页的图片,图一涉及了什么,图二涉及了什么,图三反映了什么。三幅图片概括起来就是在人们生活中时时处处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我们权益受到侵害时,是最强有力的救助手段。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法律可以通过到多种方式实现救助。3、结论: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法律如影随形。合法的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可以制裁贿赂犯罪,法律可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到法律保护,法律可以通过调解、和解、诉讼、仲裁等方式实现对受害方的救助。未成年人的权益在受到家长侵害、学校的侵害、社会的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自学课本第90页思想驿站内容想一想。5、初探法律保护。人格权受到侵害,在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益。阅读课本第90页思想驿站内容,想一想酒吧保安侵犯王女士的什么权利?6、感悟法律作用请阅读课本P91的三幅图,思考问题:三幅图共同说明什么?①法律在人们生活中时时处处发挥着重要作用。②个人在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法律。7、阅读课本第93页的知识链接,理解我们的合法权益和应尽的义务。8、阅读课本第93—94页的扩展阅读,理解法律的内涵和意义。四、合作探究1、高三学生王某,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在高考前,弟弟被人打伤,王某气愤至极,遂纠集了一伙人把打他弟弟的人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他想法律师的理想化为泡影。(1)王某为什么受到法律的制裁?(2)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一些不购法经销商见利忘义,搞“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损害消费者利益。农民张某到某家电城欲买“家电下乡”产品海尔洗衣机,店主却把貌似“海尔”的“海宁小神童”卖给了他。张某事后得知“海宁小神童”不属于“家电下乡”的指定品牌,且售价高于市场最高价180元。认真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商家的做法侵犯了张某的什么权利?(2)如果你是张某,你会维护自己的权益?五、辨析:...